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六大银行坚定有力服务实体经济

2024-11-05 15:22
来源:金融时报

10月30日晚间,6家国有大型银行披露2024年三季度经营业绩。

从三季报整体情况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六大银行经营稳健,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加大。三季报显示,今年以来,六大银行信贷结构不断优化,资金投放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

今年前9个月,六大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总体加大的同时各有侧重。

前三季度,工商银行制造业、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民营、普惠、涉农等领域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依托数字普惠中心,普惠贷款有贷户前三季度净增超上年全年;信用类普惠贷款占比提升4个百分点。积极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要求,做好“白名单”项目审批落地,有力支持保交房。发布保障粮食安全“丰收行动”方案,全力服务好国家粮食安全。

今年以来,农业银行实体经济资金供给不断加大。积极落实逆周期调节政策,进一步做好稳经济重点领域金融服务。贷款总额24.69万亿元,新增2.07万亿元,增速9.17%。报告期内,农业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3.32万亿元,新增3730亿元,增速12.6%;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2.6万亿元,新增超5000亿元。绿色信贷余额超4.9万亿元,新增8957亿元。央行口径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4.59万亿元,年增量突破万亿元,余额、增量保持同业首位;普惠小微贷款客户数455万户,新增102万户;民营企业贷款余额6.56万亿元,新增1.11万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农业银行的信贷投放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在10月30日,农业银行召开的2024年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该行信用管理部总经理王霄汉表示,一是“三农”和县域业务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二是围绕服务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三是个人贷款领域持续走在同业前列。

中国银行三季报显示,今年,该行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报告期内,科技金融贷款新增4017亿元,较年初增长27.24%,授信客户数增速超过35%;绿色信贷新增7586亿元,较年初增长24.42%;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3.23%,贷款户数约140万户。

建设银行在三季报中披露,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该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2.74万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82万亿元,均实现较快增长;绿色贷款余额4.5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95%;普惠金融贷款余额3.2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484.61亿元;支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7955.7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98%。

在10月30日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建设银行副行长兼首席风险官李建江介绍了建行前三季度的具体工作成效。“今年以来,建行服务实体经济坚定有力,持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李建江表示,同时,该行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方面深化服务支撑体系建设,丰富产品供给,制定善建科技,股贷债保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支持科技创新主体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化需求。普惠金融服务持续深化。

今年前三季度,交通银行聚力打造普惠金融、贸易金融、科技金融和财富金融四大业务特色,并持续擦亮绿色“底色”,推动业务结构优化。截至报告期末,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幅达到21.87%,个人贷款余额2.6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33%;产业链金融业务量同比增长7.33%;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4.20%,科技型企业授信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28.79%%;清洁能源贷款余额2349.8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48%。

邮储银行三季报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8万亿元;绿色贷款余额7320.9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77%;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较上年末增长14.15%。积极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全力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落地19个省份47个城市“白名单”项目,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

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六大银行一方面认真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另一方面深入田间地头,持续拓展涉农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