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供需两端发力实现资产多元配置

2024-08-30 09:02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受“资产荒”等因素影响,我国中长期债券收益率显著下降,导致短期内债券价格上扬,产品净值提升,其中的利率风险与再投资风险不容忽视。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在报告中提示,今年以来,债券型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明显高于底层资产,主要是通过加杠杆实现的。未来市场利率回升时,相关资管产品净值回撤也会很大。投资者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投资产品。

低利率叠加资管产品净值化时代,即使是稳健类的资管产品,也可能面临收益率下滑挑战及净值回撤风险。业内人士普遍建议,比起押注某类“单品”,多元化资产配置才是做好个人财富管理的关键。

“在各类资管产品收益率以及存款利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投资者应尽快调整好投资心态,降低对投资收益的预期。”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总体而言,投资者应平衡好风险和收益的关系,来综合进行资产配置。

从长远看,董希淼指出,应进一步完善多支柱、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好地满足居民养老、就医、教育等方面的迫切需求,缓解居民后顾之忧进而降低预防性储蓄意愿,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有效地转化为投资和消费。

“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当前固收市场震荡,股市处于调整期,避险或现金持有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担心市场复苏踏空,那么多元分散配置是‘窍门’。”某头部基金高级副总裁李程胤介绍,国债、高质量债券基金等低收益、稳健产品能够保证资产的基本稳定。股票或股票基金可增强收益,但在配置时要和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匹配。当前,保险作为避险和现金替代类资产也是优选,金融消费者可以结合自己的长期投资目标去匹配,诸如养老、子女教育等。

事实上,在存款投资收益下行的背景下,要想以“多元配置”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仅靠投资者意识觉醒还远远不够,供给端也必须提供丰富且具有吸引力的产品。

某理财公司内部人士向《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强调,尽管投资者风险偏好短期内趋于保守,但机构仍要坚持多元化产品布局。具体到实践中,一方面应持续加大长期限产品布局,不断培育投资者长期投资理念,另一方面应动态调整产品策略,在不突破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的前提下,适度放宽风险预算,努力通过各类投资及交易策略获取额外收益,满足投资者资产保值增值诉求。此外,还应积极开展产品创新,通过对含权益产品线的投资策略、产品形态的优化,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增加中高风险理财产品吸引力。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