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金融监管支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主线,强化党建引领,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擦亮“红心伴青松”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宿松金融监管支局金融监管工作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四新”工程巩固提升年建设。
强化党建引领,建强新机构
该支局把理论武装当做政治任务推动,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积极构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主体,党支部“三会一课”、青年学习小组“每月一学”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同频共学学习架构,有力推动党委班子示范学、支部带动学、青年学习小组踊跃学的学习格局。坚持党委统筹、纪委协同,研究制定党委工作规则、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等四项党委规范性文件,落实党委、纪委会商机制,推动党委书记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建强战斗堡垒,选优配强党支部班子,深化“红心伴青松”特色党建品牌创建,制定品牌创建工作方案,积极参加分局系统“三争”活动,2025年以来,支局3人次荣获分局系统“模范党员”“岗位之星”称号,党支部荣获分局系统二季度“红旗党支部”,并及时组织开展经验分享活动,让身边的先进典型感染身边人,营造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聚焦监管为民,创造新建树
该支局党委充分认识到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在具体投诉接待、处理过程中,践行和弘扬“浦江经验”和“枫桥精神”,积极运用“六尺巷”工作法,深化与县政府12345管理部门、县信访局等部门协作,有效构建金融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格局,高效解决投诉处理的“后半篇文章”。截至10月中旬,支局共受理投诉111件,每笔投诉均得到合理办结。与此同时,年初以来,支局实施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金燕子”工程,并将其作为支局“党建引领重点监管工作项目”整体推进,制定印发工作方案,召开动员部署会,建立网格化工作机制,压实机构主体责任,编发简报3期,刊发优秀案例35个,下发工作提示2次。持续推动监管意见落地落实,按季度收集法人机构上年度“1号”“2号”及单家监管意见书整改落实情况台账,并以现场通报、书面反馈等形式,要求法人机构举一反三,压实整改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联动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开展安全检查,指导金融机构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台账,以“一对一”督导与不定期“回头看”等方式压实机构安全生产整改责任。
强化央地协同,呈现新形象
该支局党委充分发挥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作用,精准匹配融资需求和全周期陪伴融资过程,创新打造“宿贷速办”特色金融服务品牌,编制产品手册,指导银行机构采取“311”工作法,深入开展“访企入村”、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完成清单内市场主体的走访全覆盖,与担保公司等部门对存在融资问题的企业进行联合会诊,完善项目修复机制,帮助小微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截至10月中旬,宿松县推荐清单企业授信金额40.86亿元,累放贷款金额35.42亿元。深入开展“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工作,组织金融消保、风险监测部门联动,采用主动访、线索排等方式,压实工作举措。推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扩围增效,持续跟进农行宿松县支行“星海城”住房开发贷款项目。发挥防非打非“前哨”作用,健全联席会议机制,召开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工作会议,联合县财政局、县人民检察院形成源头打击和系统治理工作机制。
深化队伍建设,锤炼新作风
该支局党委不断擦亮支局“松风廉韵”廉洁文化品牌,围绕政治监督、“三化”提升年建设和持续巩固学习教育成果等重点工作,提出“廉知、廉行、廉心”三廉协同推进,打造廉洁文化“三廉矩阵”,实现廉洁文化品牌“既有形又有效”。常态化开展纪法教育和警示教育,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非公务交往报告等制度规定,扎实开展投融资排查、异常行为排查,加强对支局工作人员与监管对象非公务交往的日常管理监督,坚守“零物质往来”铁律,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金融生态。积极组织人员参与分局执法检查项目、信访举报核查等工作,让干部职工在干中学、学中干,提升监管履职本领。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