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石台金融监管支局:引金融活水为牯牛降创5A添动能

2025-11-03 15:10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牯牛降景区作为石台县的核心旅游资源,其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石台金融监管支局的积极引导下,县域银行保险机构聚焦景区创建需求,持续加大金融资源倾斜,优化金融服务供给,为牯牛降景区提质升级注入了强劲的金融动能。

信贷支持总量充沛,融资结构持续优化

石台县银行机构紧紧围绕牯牛降景区创建5A的核心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信贷支持。截至目前,已对牯牛降景区及相关项目累计授信3.81亿元,信贷资金正根据项目进度持续注入。

据悉,在已投放的贷款中,资金配置精准高效。一是聚焦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放项目贷款4500万元,重点支持了景区道路、游客中心、停车场等硬件设施的改造与新建,为提升景区接待能力和游客体验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助力公共服务提升。投放720万元专项用于旅游厕所、标识标牌、智慧景区系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景区服务功能;三是支持环境整治美化。安排3328万元贷款用于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绿化美化及环境综合治理,守护牯牛降的绿水青山,实现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四是保障日常运营顺畅。提供1377.3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有效满足了景区日常运营、宣传推广、人员管理等持续性资金需求,确保了景区高效运转。

支持主体全面覆盖,产业链条协同发展

此外,金融支持不仅聚焦于景区运营主体(牯牛降景区管理公司已获得3.81亿元授信额度及6627.3万元直接信贷支持),更延伸至整个旅游产业链。

一是扶持产业链企业。对景区周边的酒店、民宿、餐饮、特色产品开发等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2727万元的信贷支持,助力打造业态丰富、服务优质的旅游消费环境。例如,对安徽东升文旅康养有限公司、安徽三正硒泉水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支持,有效丰富了旅游产品供给;二是惠及个体工商户与农户。积极支持个体经营者及当地农户参与旅游服务,累计为357户个体工商户提供了经营性贷款支持,为69户农户提供了创业发展资金,有效激发了市场微观主体的活力,促进了当地居民增收致富,共享旅游发展红利。

金融产品创新迭出,精准对接多元需求

针对景区及相关市场主体差异化、特色化的融资需求,石台县银行机构积极创新信贷产品与服务模式。

一是推出特色信贷产品。石台农商行、石台扬子村镇银行、工商银行石台支行、邮储银行石台县支行等机构,针对民宿、农家乐等业态,大力推广“民宿贷”、“农家乐贷”等专属产品,已累计支持数十户经营者,发放贷款超千万元;二是拓宽信用贷款渠道。建设银行石台县支行通过“皖农云担通”等产品提供便捷融资支持,邮储银行石台县支行等机构积极运用“银税互动”机制,基于纳税信用为相关企业发放信用贷款770万元,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缺乏抵押物的融资难题。上述创新产品多数为信用类贷款,显著提升了融资可得性和便捷性。

金融服务提质减负,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石台县银行机构在增加信贷投入的同时,致力于提供更优质、更惠民的金融服务。

一是实施利率优惠。投向牯牛降景区及相关产业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切实降低了景区和各类市场主体的融资成本;二是优化贷款期限。中长期贷款占比较高,达69.14%,有效匹配了旅游项目建设周期长、回报慢的特点,保障了信贷资金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三是完善支付环境。积极在景区及周边布放ATM、POS机等机具,大力推广二维码收款等移动支付方式,已支持约150户商户实现便捷收款,为游客提供了安全、高效、现代的支付体验,提升了景区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保险保障保驾护航,织密景区安全防护网

石台县保险机构充分发挥风险保障功能,为牯牛降景区运营和游客安全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风险保障。

一是强化财产风险保障:为景区提供了涵盖房屋、设备在内的财产一切险保障,总保额逾1.3亿元;承保了公众责任险、客运承运人责任险及景区车辆保险,其中公众责任险累计保额达600万元,覆盖日均5000人的客流,有效转移了景区运营中的潜在风险。在出险后,保险机构能够快速理赔,如公众责任险和车辆险已决赔款数万元,发挥了经济补偿作用;二是保障从业人员安全。为景区198名工作人员提供了团体意外险风险保障,累计保额达2574万元,解除了员工后顾之忧,稳定了景区运营队伍。

下一步,石台金融监管支局将继续引领辖内银行保险机构,紧跟牯牛降景区创建5A步伐,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动石台县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金融力量。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