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盐碱地“长”出鲜滋味

2025-08-25 09:36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走进宁夏盐池宁丰生物饵料制品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只见现代化的大棚里,成片的标准化养殖池波光粼粼,工人们正熟练地起网捕虾,鲜活的南美白对虾在恒温水中活蹦乱跳。“谁能想到,这曾经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如今成了‘聚宝盆’!”望着眼前的景象,该公司负责人难掩激动,“农商银行的贷款帮助我圆了‘盐碱地养海货’的梦!”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地处黄河中上游,境内分布着大片盐碱地,土壤含盐量高、土地利用率低,农作物难以存活。但近年来,随着“向盐碱地要效益”的探索不断深入,当地依托盐碱水资源丰富的天然优势,闯出了一条“以渔改碱、生态增收”的特色路径——调配盐碱水养虾蟹、育鱼苗,不仅改良了土壤,更激活了特色产业发展。

然而,产业起步初期,“钱从哪里来”成了最大难题。“建大棚、买虾苗、买设备,前期投入巨大。”回忆起以前的困境,该公司负责人仍感慨万千。直到转机出现——吴忠金融监管分局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以及吴忠市绿色发展先行市的战略,不断引导辖内银行机构落实绿色信贷政策,同时鼓励银行机构大力支持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辖内银行机构主动上门对接需求,不断优化审批流程,提供优惠利率,显著降低了贷款资金成本。

该公司及时申请了300万元贷款。“没想到几天就批下来了。有了这笔钱,我不仅扩建了场地,还计划启动盐碱水海参、海鱼苗种培育等其他项目。”该公司负责人说。如今,他的基地一年可养六茬南美白对虾,年产量达200吨以上。

盐碱地里的虾蟹肥、养殖池中的鱼儿鲜,背后是吴忠市金融机构对绿色产业与特色产业的精准滴灌。近年来,吴忠金融监管分局指导辖内银行机构紧盯葡萄酒、枸杞、光伏等特色产业,持续推出“黄花贷”“枸杞贷”特色信贷产品20余种。截至2025年6月末,吴忠市绿色贷款余额达192亿元,同比增长51.88%;保险机构绿色保险金额662.15亿元,同比增长75.32%,绿色保险累计赔付支出6985万元;“六特”产业余额187.36亿元,同比增长8.04%。

在金融活水的滋养下,吴忠市的“绿+特”融合产业正从“单打独斗”走向集群发展。盐池县的盐碱地对虾和三文鱼已大批量生产;青铜峡市马国云的“园林绿化”项目带动300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元;红寺堡区的葡萄酒庄园引入文旅服务,形成集“种植、酿造、旅游、康养”于一体的产业链……

“未来,吴忠金融监管分局将持续优化绿色金融服务,立足优势特色产业,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吴忠金融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盐碱地到养殖池,从传统农业到绿色特色产业,在金融的支持下,当地开创了盐碱地生态治理与特色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局面。在吴忠大地上,“绿”与“特”的交响曲越奏越响,而金融活水正持续为这首乐章注入蓬勃动能。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