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金融监管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助力广西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和金融高质量发展。
推动构建绿色金融服务政策制度和标准体系
政策制度和标准是推进绿色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广西金融监管局强化监管引领,加强绿色金融政策配套制度和机制建设,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完善组织体系、业务标准、绩效导向,防范金融风险。
一是建立绿色金融政策制度。制定出台政策文件,包括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绿色金融支持加快建设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的指导意见、推进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等,推动金融资源更加精准高效支持广西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完善绿色金融统计监测制度,加强对银行保险机构绿色金融工作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和业务指导。探索建立银行保险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机制,引导行业协会探索开展地方法人机构绿色金融评价,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开发绿色金融风险监测模型,开展绿色金融成效评估,探索差异化分类监管。
二是建立绿色金融组织管理体系。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专业部门、绿色金融创新实验室、绿色金融服务中心等特色分支机构,以及“零碳”银行保险机构网点,组建专业团队,提升服务能力。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完善ESG风险管理制度,健全绿色金融业务管理体系,在客户评级、信贷管理、承保管理、保费费率、业务流程等方面实行差异化的信贷、承保和投资政策。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结合绿色金融发展情况和风险特征,优化绩效考核体系。
三是建立绿色金融信息共享机制。指导南宁等地市相关部门搭建绿色金融服务综合服务平台,归集20个部门87项涉企政务数据,联动53家银行、担保金融机构入驻平台,上线纯信用金融产品139款,实现绿色企业及项目线上申报、智能识别和服务匹配,有效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加强气象、灾害等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共同研发金融气象数据集,建立共享机制和平台,强化灾害预警信息共享和交互。联合开发建设广西普通公路灾毁保险数据应用平台,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四是推动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广西绿色金融制度标准体系不健全、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金融机构能力不匹配、激励约束机制不到位等问题,推进绿色金融创新。推进绿色项目融资对接、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应用,推动出台金融惠企三年行动方案,对绿色金融领域给予贷款贴息、保费补贴、担保补助。支持聚焦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探索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落地“ESG贷款+保险”、农产品“绿色信贷+绿色保险”茶园碳汇质押贷款等绿色金融创新业务,有效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
优化绿色金融服务
引导辖区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广西特色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提供节能、减污、降碳、增绿金融服务。截至2025年6月末,全区银行业绿色信贷余额8600亿元,比年初增长10.4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46个百分点,各类绿色保险为广西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4.11万亿元风险保障。
一是支持产业体系绿色转型。加强对工艺革新和设备更新改造升级的中长期贷款支持和保险保障,注重将企业环评、碳表现、碳定价等纳入管理流程。邮储银行广西区分行联合平安产险广西分公司针对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的行业特点创新“ESG贷款+保险”模式,激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桂林银行积极参与转型金融业务先试先行,发放铝产业转型贷款、建材行业转型贷款。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产业发展,加强对相关领域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险保障。截至2025年6月末,全区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3629.03亿元,比年初增长28.02%。上半年,全区科技保险提供风险保障4026.93亿元,同比增长40.33%;新能源商业车险承保48.96万件,同比增长38.04%。
二是支持生态文旅产业升级。围绕加快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和广西世界旅游目的地的要求,加大对支持生态保护修复和文旅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推出“漓江生态保护贷”,累计投放33亿元。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区分行落地运用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融资项目,为金鼓江岸线综合生态整治修复工程项目建设授信4.8亿元。太平洋产险广西分公司落地“水质无忧”保险,为防城港市6条市级河流提供水质风险保障。桂林银行出台绿色旅游贷款标准,支持猫儿山景区设施环境设备改善贷款2亿元。金秀农商银行为金秀县六巷乡大岭村“整村授信”2000万元,助力瑶乡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三是支持生态农林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广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林业金融服务体系。开展适合油茶、桉树等特色信贷,加大林业贷款投放。建行广西区分行推出“八桂林业建设贷”“八桂林业经营贷”等产品,为广西国储林项目投放绿色信贷36.5亿元。截至2025年6月末,全区林权抵押贷款余额239.80亿元,同比增长8.86%,木材贷贴息贷款投放96.48亿元。落地商业性林业碳汇指数保险、古树名木保险、八角目标价格指数保险、中药材气象指数保险等绿色保险业务。聚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大对绿色农业、特色农业、提升村庄整体风貌和农民生活品质、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探索开发“绿色+普惠+供应链”等地域特色绿色金融专项产品,推出“惠糖贷”“六堡茶贷”“螺蛳粉贷”“茧丝贷”等信贷产品,落地农产品“绿色信贷+绿色保险”茶园碳汇质押贷款。推出降雨指数保险、养殖风力指数保险、碳汇风力指数保险等新型绿色保险业务,构建多层次生态农业绿色保险产品体系。聚焦服务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升,联合推动巨灾民生综合保险,落地民生灾害综合保险,推动实现普通公路灾毁保险省级全覆盖,加强气象灾害风险保障。
四是支持能源产业低碳转型。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区分行、工商银行广西区分行、中国银行广西区分行等金融机构为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制定金融服务方案并提供贷款支持,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和地方贴息融资政策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全区保险业积极服务清洁能源体系重点项目建设,重点为广西区内华能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和国家电投集团等企业制定绿色能源保险方案,提供财产保险、工程保险、公众责任保险以及安全生产保险等风险保障。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