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四个坚持”构建中国特色养老金融体系

2025-10-31 11:18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10月28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以全球视野共筑中国特色养老金融体系”平行论坛上,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蔡希良表示,构建中国特色养老金融体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服务大局、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开放合作。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全国人口比例的22%,预计到2035年,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立足我国国情,推动老有所养、老有所为,增强经济社会发展韧性和活力,全面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养老金融体系就显得日益迫切。

蔡希良介绍,中国人寿作为大型国有金融保险企业,将推动养老金融跨越式发展作为“十五五”战略重点,持续探索养老金融与银发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一站式、高品质、普惠性的养老金融服务方案。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国人寿服务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管理规模突破750亿元,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管理规模超过2.1万亿元,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商业养老金规模保持行业领先。同时,积极探索“养老金融+养老服务”的产业闭环,持续推动居家、社区、机构多层次养老布局,已经在北京、天津、苏州等城市建设17个养老养生项目。

对于如何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构建中国特色养老金融体系,蔡希良提出“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养老金融既要致力于全覆盖,又要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差异化安排。比如,在老龄群体中,完全自理老年群体、半自理老年群体对金融产品和配套服务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在备老群体中,新业态就业人群、灵活就业人群的养老金融需求也有别于传统就业群体。养老金融服务理应进行针对性调整,精准高效满足多元化需求。

二是坚持服务大局。养老金融汇聚规模庞大、期限超长的稳定养老资金,必须统筹兼顾“保值增值”与“服务实体经济”的双重使命。要积极引导养老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金融机构在服务养老事业发展中,要善于运用创新思维,立足我国实际,积极探索养老金融商业模式、产品服务等领域创新,特别是在养老金融与养老服务的有效衔接、深度融合上,在统筹功能性与盈利性上,努力闯出一条新路。

四是坚持开放合作。美国市场养老目标基金产品的探索、日本市场个人免税投资账户的设计等,对我们创新养老金融产品服务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尊重国情差异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全球视野引入成熟管理模式,并注重进行本土化适应性改造。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