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鉴于近期政府债券市场持续供不应求,中国人民银行决定,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
2024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首度以数量招标方式开展现券买断交易,标志着国债买卖操作正式入“工具箱”。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公开市场国债买卖业务公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已发布5期国债买卖业务公告,净买入债券面值分别为1000亿元、2000亿元、2000亿元、2000亿元、3000亿元。
业内人士普遍指出,本次中国人民银行停止买入国债,表明了其避免利率过快下行的政策意图,释放稳债市信号。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指出,国债买卖工具兼具收益率曲线调控,以及流动性投放功效。12月长债利率快速下行并达到1.6%的中枢,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停止买入国债,是为了避免进一步推动债市利率的走低。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公告仅仅是提及暂停买入操作,并没有表示将会卖出。停止买入国债,释放了避免利率过快下行政策意图,但中国人民银行未选择卖出国债,这说明维持流动性充裕的目标仍然靠前。
“中国人民银行对债市的调控力度加码,旨在遏制近期债市收益率快速下行的‘抢跑’势头,稳定市场预期,同时也有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东方金诚研发部执行总监冯琳进一步表示,后续若政府债券供给放量,长债收益率回升至合理水平,市场供求关系能够自发地趋于平衡,中国人民银行有可能恢复买入国债,继续发挥通过国债净买入操作向市场投放中长期流动性的作用。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国债买入是中国人民银行投放流动性的重要方式,但暂停国债买入不意味着市场流动性收紧,预计下一步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向市场注入短期和长期资金,继续维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