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18年,长江证券(简称)围绕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总要求,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稳中求进、创新发展,各项主营业务均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截至年末,公司合并资产总额994.9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265.47亿元。全年实现合并收入43.69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7亿元。年内,公司新设雄安分公司,新设6家证券营业部;累计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2个大中城市设立了41家分公司、250家证券营业部,业务网络覆盖全国。
【业务发展】
1.证券经纪业务。由通道型服务向财富管理服务转型,持续丰富产品供给,推进客户服务线上标准化、线下个性化,全力优化客户体验。全年实现股基交易量市场份额为1.91%,同比上升0.65%,连续四年保持增长;客户数量超过450万户,托管证券市值近7000亿元;公司代销金融产品金额2446亿元。
2.资本中介业务。夯实融资融券业务基础,调整信用业务规模,实现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截至年末,融资融券业务规模143.40亿元,通过自有资金开展股票质押业务规模70.09亿元。
3.投资银行业务。全年IPO过会率100%,IPO承销家数排名从上年的第30位上升到第11位,股票主承销家数排名从第30位上升到第18位,在会IPO项目数量行业排名第8位。“新三板”主要业务指标稳居行业第一方阵,呈现“稳健、均衡、持续”的特点,推荐挂牌行业排名第8位,新增再融资规模行业排名第9位,持续督导企业351家,行业排名第5位。债券业务项目储备丰富,项目质量显著提升,从低评级项目主体向高评级转变,从企业债为主向多品种并进转变,从区县平台业务向省级、央企转变,AA+及以上的债券立项占比大幅提升。全年公司累计完成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408家,推荐挂牌家数以及收入规模居于全国展业券商前列;创建了21个县(市)域特色板块,居全国第1位;累计辅导1300余家企业挂牌区域性股权市场。
4.资产管理业务。由“小资管”向“大资管”转型。截至年末,资管业务总规模1371亿元,新发行公募基金4支,规模14.66亿元;新发专项产品12支,规模64.63亿元。设立了证券行业支持民企发展系列之长江证券1号FOF单一资产管理计划、长江资管汉江1号FOF单一资产管理计划等多个纾困项目。子公司长信基金新成立9支公募基金,数量超行业平均水平,管理产品102支,管理资产总规模514.29亿元。
5.研究业务。全年公募佣金市占排名第1位,取得历史性突破。在“第十二届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评选中,公司荣获重要奖项“本土金牌研究团队”第2名,获评最具独立性研究机构第1名、最具特色研究机构和进步最快销售服务团队第2名;36个研究方向评选中,公司在25个领域上榜及入围,并在钢铁、家电、农林牧渔、非金属建材领域斩获四个第1名,在基础化工等六个领域获评第2名。
6.资产证券化业务。全年ABS承销规模行业排名第29位,同比上升21位;ABS承销数量行业排名第18位,同比上升15位。在不动产、供应链等市场热点领域内有多个标杆性产品实现突破,完成国内最大的本土物流地产企业宝湾物流百亿CMBS(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项目一期发行;完成全国首单基于零售行业龙头企业(AAA)支持储架供应链ABS——苏宁置业供应链首期发行;完成全国首单保障性公共租赁房武汉地产公租房ABS发行。
7.互联网金融业务。注重产品自研发、体系性、智能化建设,多数产品为业内首创,包括矩阵式客户终端平台、投资决策辅助工具、投顾产品、创新金融产品、在线视频平台等。公司推出全球化资产配置产品——“配全球”,以全球化资产配置为核心,分散投资于全球范围内共七大类资产,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海外投资方式。
8.PB业务(主经纪商业务)。自主开发股权信息披露系统、资券核对系统、文件管理系统等,上线了电子指令平台,实现划款指令电子化,并对私募管理人服务平台、PB投资交易系统、估值核算系统、资金划付系统、份额登记系统等进行改造升级。通过专人对接、全程指导等一系列服务举措增加客户服务质效,提升客户服务体验,有效规避合规风险。
9.持续增强资金实力。全年发行规模50亿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有效补充运营资金,成为2018年首家成功发行可转债的券商。公司综合运用收益凭证、短期公司债、两融ABS和两融收益权转让等多种金融工具累计融资204亿元,融资成本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及对标券商。全力打造集约高效、精细化的资金运营管控体系,提升经营效率。
10.金融科技赋能业务发展。不断增强信息技术团队与互联网金融团队自主研发能力,金融科技应用场景愈加丰富,公司产品服务体系化、智能化建设水平逐渐提升,金融科技在获客引流、产品创设、服务优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金融科技助力内部各业务条线的线上化、数据化、可视化和智能化,为业务发展赋能;持续增强团队的研究能力、开发能力、运维能力、安全能力,运用自动化和数字化的流程推进合规、风控、人力、财务等办公系统建设,降低公司运营风险和管理成本。公司在第六届证券期货科学技术奖励评选中获评优秀奖。
【运营管理】
完善管理机制,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一是建立以价值贡献为核心的职级体系和以绩效考核为导向的薪酬体系,优化薪酬激励机制,强调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二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拔干部基本原则,营造公开、平等、竞争的用人环境。三是坚持“内生增长”理念,通过运用多层次、多形式,具有长江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式,积极培养青年干部,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四是建立多角度、全方位的问责管理机制,形成管理机制闭环。五是通过深化管理机制改革,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完善管理的层次性和执行力,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风险管控】
坚持风险可控下追求合理收益的风险管理理念,建立涵盖合规与风险文化、制度体系、防火墙体系等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一是通过调结构、控规模,主动压降风险,抽调力量对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梳理,有效防范、处置和化解风险。二是建立审慎内控制度体系,确保风险评估有法可依。三是强化内部监控和检查,切实保障风险控制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四是落实合规风控考核与问责,保证风险管理违法必究。五是优化辅助系统和平台,提升风控执行智能化水准。六是深化子公司和分支机构垂直管理体系建设,对全部风险点集中把控。通过风险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实现了风险合规管理与业务发展的统筹兼顾和动态平衡,确保各项业务在合法合规,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的前提下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