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2020年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运行情况

2021-12-01 09:32
来源:《湖北金融年鉴》

【概况】


2020年湖北消费金融公司(简称)秉承“小而美”的发展理念,坚持“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消费金融公司”的目标,着力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快捷、灵活、安全的高品质消费金融服务,在服务民生、促进消费、助力内循环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截至年末,累计为全国30个省、市500万个人客户发放消费贷款近500亿元。


【业务发展】


依托股东优质资源和核心管理团队的管理能力,不断深耕传统消费场景,拓展新型消费市场,打造差异化、集约化、特色化的业务模式和金融产品,构建消费金融生态圈。


1.紧扣城乡普惠人群消费热点,探索乡村消费贷经营模式。一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通过建立乡村消费数据主题集市,优化客户信息体系,为客户360°精准画像,识别消费客户主体,推动乡村消费客群精细化管理。加强乡村消费金融产品创新,以农村智能化、绿色化家居改造和耐用消费品为突破口,根据地域、农户收入及消费特点设计适应农村信息化升级、绿色健康、文化教育、旅游休闲等方面信贷需求的“乡村消费贷”产品,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二是创新智能营销模式。通过优化“嗨袋”APP功能、开发H5小程序、建立企业微信公众号加强品牌宣传,多维度触达客户,提升客户智能化金融体验,拓展乡村消费市场。建立智能风控决策体系,通过风控模型规则部署,实现自动审批,不断提升服务效能。乡村消费贷部分场景仅需身份证、银行卡即可办理贷款,全流程最快5分钟到账,实现随借随用随还,切实降低农户融资成本。三是创新业务发展。将互联网科技数据手段与传统金融信贷经验有机融合,推出线上申请、远程审核、还款灵活的“菁英循环贷”“乡村消费贷”“抵押乐居贷”产品,向符合要求的消费者发放20万元以下消费贷款;上线自动审批、实时放款的“小鱼福卡”系列产品,服务城市乡村居民5万以下小额、高频消费需求。



2.紧扣金融数字化战略,加快远程化、数智化进程。一是推进金融科技智能化建设。通过自建APP构建覆盖所有产品、服务需求、管理动作在内的全流程远程化体系,通过升级全流程微服务、部署分布式架构实现系统支持日均峰值超过10万笔,业务敏捷性和承载量达到互联网行业标准。自主研发支付平台系统、支持所有银行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主流支付方式。二是推动数字化转型。依托DevOps敏捷技术开发平台,建立优化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为数据治理、数据挖掘及数据智能化应用奠定基础,进一步提升应对消费金融模式创新、响应客户多样化需求的金融服务能力,实现定价差异化、服务个性化和营销精准化。三是推动科技数据创新应用。针对网络基础设施以及应用系统进行自动监控和风险预警,实现系统自动化运维;引入智能客服、智能质检等一系列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提高运作效率,控制操作风险。


3.紧扣融资渠道建设,丰富多元融资手段。获得非银机构所有主流融资资质,打造党委牵头、高管包干、全员营销的业务模式,构建同业借款为主,同业拆借和ABS创新融资为辅的多元化融资体系。争取股东单位低成本资金支持,妥善应对外部重大冲击,有效控制资金总体成本。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楚赢2020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是湖北省内首单消费类ABS;注册“楚赢”系列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注册额度25亿元。


4.助力疫情防控。一是确保金融服务的连续性。通过经营和办公的远程化迁移实现业务投放、企业经营运转不间断。疫情期间为超过5万名客户办理账户支持等各类金融业务。二是缓解受疫情影响客户还款压力。严格落实“提供有温度金融服务”的工作要求,制定《关于加强疫情防控保障金融服务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落实加强金融服务支持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政策的通知》《关于加强疫情防控保障金融服务的通知》,通过调整还款期、减免息费、展期等方式缓解客户还款压力。为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开辟绿色通道,给予优惠贷款政策。全年为7213名客户办理延期还款,涉及金额8877万元;累计为59104名受疫情影响客户办理利息减免,涉及金额5823万元。


【风险管控】

将传统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经验与互联网金融数据风控优势相结合,打造符合消费金融机构客群风险特征以及覆盖业务全流程、客户全周期的全面化、立体化、智能化风险管理体系。


1.提升全流程风控核心能力。一是强化风险识别。审慎甄别扩充数据合作商,合规运用身份核验、活体识别、反欺诈、多头借贷、非银黑名单、涉诉或失信被执行(限高)、OCR识别、社交行为标签、关系图谱等风控技术手段防范风险。二是完善风险评估机制。持续优化迭代评分体系与风控模型,提高业务审批颗粒度;建立差异化风险定价机制和额度管控策略,实现系统决策引肇自动分析审批、自动风险定价、自动额度匹配,准确评估风险。三是注重风险预警。合理运用客户征信数据和行为数据,提高预警体系精准性及敏捷性,实现小额信贷业务100%自动审批、实时放款;大额信贷业务90%自动审批。

2.加强贷后管理。对小额贷款客户启用智能机器人催收,在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中率先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智能批量法诉,上线赋强公证系统,实施可信存证解决方案,实现客户资料智能上链、全程留痕、自动批量发起互联网诉讼。对大额贷款客户启用“智能机器人催收+电话催收+自有人员亲访”的催收方式,在消费金融机构中率先与银行业调解中心合作,最大限度保障客户权益,增强客户对催收方式认同感和满意度。


3.强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一是流动性风险方面,保持负债总量适度、资金来源稳定、贷款投放节奏合理,通过发行公募ABS产品,实现存量资产快速流转。开业以来未发生流动性风险。二是操作风险方面,聚焦宣传、督促、检查、问责“四项工作”,加快建立操作风险和案件防控工作长效机制,确保安全运营无案件发生。三是舆情管控方面,建立舆情监测及响应机制,统一信息口径,提早应对、处置潜在舆情事件;坚持主动发声,及时向监管部门、股东单位报告,主动对客户进行调解沟通,及时消除声誉风险隐患。四是科技风险方面,持续完善信息科技基础制度建设,落实运营安全岗位人力配置,加大信息科技系统监测检查力度,保证信息系统稳定运行。

4.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将消费者权益保护与日常经营深度融合,通过制度保障、流程设计和技术运用,在业务全流程确保客户信息“采集最小化”“使用合规化”“管理受控化”。公开产品服务名录与收费标准,严格落实回访机制和权益提示,确保客户知情权。建立人工座席和智能客服相互补充的投诉管理平台,强化问题整改和舆情处置,形成管理闭环,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