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20年,湖北省农信联社(简称)围绕“三大银行”战略,开展“小微金融店小二”系列活动,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工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业务发展,全力支持疫后重振,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截至年末,各项贷款余额5307亿元,较年初净增676亿元,同比多增172亿元,增长14.6%;各项存款余额8328亿元,较年初净增926亿元,同比多增174亿元,增长 12.5%,完成全年计划的124%,市场份额25.68%。存贷规模持续领跑全省同业。全年实现资金业务收入160.25亿元,占总收入的36.95%,资金营运综合收益率3.93%;实现净利润48亿元;缴纳税款24.4亿元。被授予“2020年度金融支持湖北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单位”“资产管理产品统计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荣获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反洗钱工作宣传培训先进单位”“配合协查先进单位”称号;获得“金融统计数据质量一等奖”;在湖北银行业科技奖评选中,有4个项目获奖,其中《“荆农小康贷”微贷集合作业平台》获一等奖;在省地方金融企业绩效评价中取得90.33分,被评为 AAA级,在全国银行类中处于优秀水平。
【业务发展】
1.电银业务持续扩面增量。截至年末,电银产品累计签约5175.2万户,累计交易笔数8.6亿笔,交易金额19990亿元,累计实现电银收入8.37亿元;手机银行客户896.2万户,较年初净增154.9万户;扫码付商户159.5万户,较年初净增69.3万户;微信银行关注客户453.9万户,较年初净增411万户;业务替代率88.05%,较年初提升4.16个百分点;扫码付行业应用交易笔数、交易金额、应用户数长期居全国农信系统第一。
2.微贷主业地位进一步巩固。一是推出福农贷、福商贷、福民贷、福e贷和税e贷等五大服务品牌,优化升级亲情贷、扫码流量贷等8个主打产品,年末余额达897亿元。二是上线税e贷抵押担保版,在8家市县进行试点,年末授信余额4608万元。三是上线微贷智能风控决策系统,累计调用决策服务81.3万次,辅助决策通过70.2万次,辅助通过率86.3%。截至年末,微贷余额突破千亿。较年初净增633亿元,达到1070亿元,占比20.2%,较年初增长10.7个百分点,占全部贷款净增的93.7%。其中,单户1000万以内贷款余额3002亿元,较年初净增622亿元,占比56.6%,较年初提升5.2个百分点。微贷户数48.5万户,较年初净增23.4万户,户均余额22万元。宜昌、黄冈、荆州、襄阳、十堰等地微贷规模过百亿元,54个县市行规模过10亿元,资产质量保持良好水平。截至年末,微贷逾期30天以上余额5亿元,占比0.47%;逾期90天以上余额3.1亿元,占比0.29%,均优于控制目标。
3.支持复工复产和疫后重振。在全系统开展“小微金融店小二”系列活动,对“三农”、民营和小微企业“搭把手、拉一把”,不断增加金融供给,加大惠企纾困力度。一是扶植民营和小微企业。走访100万户民营和小微企业,投放惠企贷款608亿元,占全省银行机构的85%。全年新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252亿元,涉农贷款净增 449亿元,新发放扶贫小额信贷54.9亿元。累计投资湖北省内地方债258亿元、省内重点企业债111亿元。二是坚持减费让利。累计办理1214亿元贷款的延期还本付息,占贷款总额20%以上,年末延期利息余额58.5亿元。下调0.86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减费让利约88.8亿元,其中通过降低利率让利的25.6亿元,通过延期还本付息等优惠政策让利约62.8亿元,通过减免费用让利约0.4亿元。三是大力支持医护企业。开发“荆楚发展贷”“荆楚保医贷”“荆楚天使贷”三个抗疫产品,专项投放近300亿元满足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信贷资金需求。支持实体经济和疫后重振的“六项指标”名列全省金融机构第一。
4.增强科技赋能。一是推进系统创新。开发云营业厅、云视频客服等线上系统,确保疫情期间金融服务不断档。与华为公司合作,使用WeLink平台开展线上办公,举办会议4361场,确保全系统正常有序运转。二是推进渠道和产品创新。升级手机银行4.0、微信银行系统,优化聚拾支付系统、ETC行内系统。光谷数据中心全面投产运营“两地三中心”实现常态化运营,有效满足容灾备灾要求和业务连续性要求。上线外部数据综合接入平台,生物识别平台已具备上线条件,电子合约平台处于测试阶段。三是支行智慧转型不断提速。截至年末,1839家网点完成转型,转型完成率99.3%;投产智能柜台2247个,分流高柜人员2049人。全省76家农商行全部完成年度目标,69家农商行转型率达100%。
5.加强基础管理。一是加强与机构客户联系。全年新增机构客户5家,累计与46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二是实施节能减耗。业务及管理费同比下降5.3亿元,会议费同比下降37.6%,招待费同比下降30.9%,差旅费同比下降42.9%,四项重点费用全部完成压降目标。三是加大数据治理力度。帮助村镇银行解决核心系统、自助设备、手机银行、移动快报、微信小程序等17项业务短板,构建“1+1+N”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四是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抓好营业网点和监控中心升级改造,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全年未发生“四类”案件和重大安全事故。
【风险管控】
一是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行长负责制、领导包保责任制、信贷独立审批人制度、综合考评制度等四项机制,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二是加强不良贷款管理。制定全省农商行贷款风险化解三年规划,对监管部门核查口径的每笔不良贷款进行遍访,严肃追责。年末全省农商行监管报表反映不良贷款165亿元,占比3.11%,资本充足率12.45%,拨备覆盖率161.66%,主要风控指标持续达标。累计计提拨备 267亿元,计提减值准备51.7亿元,确保充足的资金调配能力应对外部冲击。
三是强化反洗钱风险管理。向公安机关移交可疑交易线索10份,涉及金额8.91亿元。四是加强员工培训教育。组织开展 5340 场管理人员提拔、新员工人职、银行业资格考试等各类线上线下培训,培训人数达到60万人次。五是加强员工行为管理。排查线索1664条,涉及重点人员 278 人,全面落实帮教措施。六是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累计开展5100余场消保知识宣传活动,宣传受众超过143万人,全年投诉数量同比减少129件,下降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