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2020年武汉农村商业银行运行情况

2021-12-02 15:30
来源:《湖北金融年鉴》

【概况】

2020年,武汉农村商业银行紧紧围绕“质量管理提升年”的工作主题,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营发展工作,圆满完成各项经营任务。截至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770.1亿元,较上年增加259.65亿元,增幅17.19%;各项存款余额2387.12亿元,较上年增加221.26亿元,增幅10.22%。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3.40亿元,净利润9.48亿元。年末资产规模突破3000亿元,达到3162.69亿元,较上年增加306.57 亿元,增幅10.73%。资本充足率11.91%;拨备覆盖率149.93%;流动性比例66.64%。设立了235家分支机构,其中武汉本土分行1
家,一级支行22家、二级网点187家;在咸宁、黄冈宜昌设立3家异地分行,服务网络覆盖全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开放柜台服务6200余次,办理52570笔财政类、抗疫类紧急资金拨付,金额277.23亿元;办理4600笔低保、社保存折紧急取现业务,金额1970万元。获得“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单位”等称号。

【业务发展】


1.公司业务。一是聚焦保抗疫,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出台战疫金融服务“十二条”,扎实开展客户大拜访、行长包户等金融特别行动,主动上门为小微民营企业客户送政策、送优惠、送服务、送信贷,全年对接、拜访客户4.7万户;通过“汉融通”平台加快推动纾困专项资金政策落地,切实提升小微民营企业的获得感。全年为中小微企业融资4458笔、金额233.13亿元,融资金额在全市银行业排名第一。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7.85亿元,较上年净增41.34亿元,增幅42.83%;民营企业贷款余额841.47亿元,较上年净增 137.45亿元,占对公贷款余额的70.71%。二是聚焦保复工,加快推进服务创新。推出“同心贷”“抗疫贷”等近20款战疫系列产品,加大对小微企业、民生保障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出新型政银担风险分担模式,大力推广“再保贷”“再担助力贷”,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融资覆盖面,提升小微企业获贷率;积极探索智慧金融“301”贷款模式(3分钟申贷、0人工干预、1秒钟放款),成功上线微小民生贷。三是聚焦保发展,全力跟进重大项目。积极助力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持续优化科技金融服务,全年累放科技型企业贷款113亿元。认购3.9亿元宜昌交投长江大保护绿色债项目,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


2.涉农业务。一是全面支持稳产保供。严格落实省政府“一保定三保”工作要求,全力保障春耕生产和民生保供。年末涉农贷款余额831.61亿元,增幅10.26%,其中投放715户春耕春种贷款,金额32.13亿元,在全省金融同业排名第二;发放“生猪贷”10.33亿元,较上年净增7.46亿元,支持近76万头生猪存栏。二是全面服务乡村振兴。发放全省首笔农股贷;服务468个武汉市“三乡”工程实施行政村,提供182.96亿元贷款,增幅16.5%;支持26个全市美丽乡村旅游点景区。年末项目贷款余额13.64亿元,荣获“2020服务乡村振兴优秀金融机构”称号。三是全面助力脱贫攻坚。建立“网点倾斜、利率倾斜、资金倾斜、工作倾斜”四项机制,全力做好国家级贫困县金融服务工作。全年发放扶贫贷款29.2亿元,产业扶贫贷款金额在全市金融同业排名第一,扶贫小额贷款不良率连续三年保持为零。


3.零售业务。一是储蓄存款超同期。深入开展“金融服务进社区"活动,全力打造社区居民“3公里服务圈",与988个社区结对,开展749次社区宣传活动,惠及居民44100人,推动储蓄存款站稳千亿关口。年末存款余额1036.18亿元,较上年净增208.55亿元,增幅25.2%。二是理财创新保增长。研究推出“七天定开净值型”理财产品,在手机银行及网上银行上线运行封闭式净值型理财产品、七天定开等多种类型理财产品,理财日均规模186.22亿元。三是个人贷款稳增长。推出“个体工商户专项贷”“抗击疫情应急贷”等专项信贷产品,全力满足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资金需求。年末个贷余额347.16亿元,较年初净增41.60亿元,增幅11.98%。


4.国际业务。对受疫情影响的进出口客户一律减免手续费,结售汇采用市场价平推,最大限度降低企业成本。积极延伸供应链金融服务,探索应收账款融资、订单融资、预付款融资等方式,加大对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全力保障贸易融资服务顺利开展。全年完成贸易结算5360笔,金额4.8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跨境结算3.06亿美元,货物贸易进出口结算同比增长8.9%;医疗物资进出口结算6769.47万美元,同比增长282%,有力支持了本地进出口企业复工复产。

5.同业及投行业务。一是推动同业业务从持有型向交易型转变,完成各类债券投资27亿元。优化负债结构,成功发行首期10亿元小微型金融债券。荣获“结算100强--优秀自营机构奖”及“优秀银行类交易商(25强)”称号。二是积极发展直接融资业务。成功取得北金所主承销商资格,支持武汉华星光电和京东方高世代液晶面板等省市重点项目,突破承销领域。连续两年荣获北金所“普惠共赢奖”和“优秀农商行奖”。

6.电子银行业务。一是上线“众安保险助贷”“税e贷”以及美团联名卡等“互联网+”模式创新产品。全年网贷业务放款67.66亿元,年末贷款余额28.53亿元。二是成功投产新一代互联网银行平台,推出全新手机银行、个人网银,优化升级线上客服系统,增加支付宝、微信两大主流信用卡还款功能,进一步提升非接触式服务能力。年末新一代互联网平台用户突破82万户,日均交易量超1.24万笔;电子业务交易替代率达到93%。荣获“2020十佳消费金融创新奖”。

【风险管控】

1.强化全面风险管控。一是完善全面风险管理“顶层设计”。捋顺风险治理架构,加快风险偏好管理体系建设、搭建风险限额管理体系。二是开展检查与自查。持续加强授信审查管理、大额授信及关联交易管理,积极开展授用信流程合规性及承诺事项现场检查,不断提升授信工作的规范性、高效性。三是强化贷后管理。创新“远程贷后”和“批量贷后”方式,成功解决供应链金融贷后管理难题,加大贷后监督考核力度,阶段性完成了二代征信系统建设,进一步提升了贷后管理水平。

2.从严内控合规管理。一是深入开展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成功上线合规系统,实现合规管理体系化、流程化。二是全面梳理和修订柜面业务流程,以内管工作质量竞赛为载体,推动内控管理提质增效。三是完成同城清算系统“无感迁移”,推动集中作业二期项目落地。四是扎实开展经营绩效真实性、全面风险管理、信贷业务、统计数据质量、信息科技等专项审计。五是推进信息资产管理系统建设,持续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3.加快不良清收压降。一是紧抓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全面实施“四个快速”机制,前瞻应对不良资产反弹,精准防控重点领域风险。二是严格落实“早暴露、全暴露、真暴露”的政策要求,严格风险分类管理,真实反映资产质量。三是推行“5+1”工作模式,积极开展不良贷款驻点督查和巡查督导专项工作,综合运用现金清收、核销、批量打包转让,重组等多种方式加快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强化已核销贷款和表外不良贷款的管理,持续优化资产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