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2021年招商银行武汉分行运行情况

2022-11-26 17:45
来源:《湖北金融年鉴》

【概况】

2021年,招行武汉分行(简称)紧跟湖北都市圈扩容发展步伐,不断拓展服务网络覆盖面,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实现业务稳健发展。截至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729 亿元,增幅11%,在招行系统排名第十;各项存款余额 2410亿元,增幅16%,招行系统排名第六。资产规模 2594亿元,负债规模 2567亿元,是湖北区域市场上首家资产负债规模均突破2500亿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5亿元,在招行系统排名第七;净利润25亿元,在招行系统内排名第七。年末不良贷款余额 11亿元,不良贷款率 0.64%,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荣获“金融支持湖北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单位”“'首贷’拓展工作表现突出单位”称号。连续八年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评估工作中获得A级评价。荣获总行 2021年“零售金融条线年度双金客群综合金融服务优秀分行”“年度 B2C 代发联席经营优秀分行”“零售信贷风险管理优秀分行”“投商行综合服务优胜分行”等称号。分行在湖北地区下辖7个异地二级分行、73 个营业网点、52个社区支行。

【服务实体经济】

加快推动疫后重振,全力支持实体经济。截至年末,各项贷款较年初净增 150亿元,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贷款增长指导目标。制造业贷款、绿色贷款、科创金融贷款余额较上年增长超 30%,为推动湖北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支持经济持续恢复

1.入驻“汉融通”融资平台。与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楚天贷款码”平台对接,实现融资需求推送、银行受理对接、办理情况反馈等功能,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码上融资”。截至年末,通过系统接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融资申请超2万笔,成功发放贷款笔数超 1.5 万笔,金额超 125 亿元。

2.落实降费让利政策。执行减费政策在账户服务、电子渠道服务、转账支付票据业务、ATM服务及银行卡刷卡等方面为客户进行减费让利,并将适用范围扩大至分行所有对公客户,全年为省内企业减免各类服务费用1.9亿元。结合市场需求和监管要求,对暂时有困难的零售小微企业客户实施专属利率优惠政策,进一步降低定价,加大普惠力度。

3.落实延期还本政策。积极落实零售信贷客户疫情防控期间的贷款延期政策,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客户还款予以适当延期,助力企业渡过难关。

4.运用好再贴现政策工具。切实发挥再贴现政策对实体经济“精准滴灌”作用。全年共办理再贴现业务18.2亿元惠及企业 133 家。通过降低民营、小微企业票据融资成本,助力在鄂企业复工复产。

二、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1.助力产业转型升级。针对智能制造、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医疗健康等新兴行业推出“千鹰展翼”计划,通过“投贷联动+股债结合”的特他模式提供优质服务,支持科创企业发展。截至年末,参与“千鹰展翼”计划企业超 3000家,授信总额超 1000 亿元,为光迅科技、高德红外、精测电子、锐科数光等省内优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2.强化绿色金融服务,助力绿色金融发展、制定绿色信贷增速不低于对公贷平均增速“两高一剩”贷款增速不得高于对公贷款平均增速的工作计划,将经售信贷发展要求融入业务经营管理一是围绕光伏、风电、天然气、新能0车等行业,不断提高绿色金融服务败。积极对接服务小鹏汽车、东风岚图等武汉新能源整车制造新建项目;对中航锂电、宁德时代、容百锂电、亿纬理一批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在鄂的新建产能项目给予金融支持。二是租极推动氏S中碳登(武汉)系统专用结算账户.8号好符合中碳登平台登记标准的客户。三是积极对接“鄂绿通”融资平台,支持有融资需求的绿色金融项目。

3.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秉承“融资+资产经营”投商行一体化思维,积极支持湖北重点在建、续建项目,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优先配置贷款资源,不断满足项目融资需求。重点支持城轨交通及城际铁路建设,为武汉地铁6号线一期建设投放项目贷款10亿元,为武黄、武冈、汉孝、武咸等四条城际铁路存量债务再融资安排贷款获批额度 15亿元。

三、支持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

    1.立足区域特色,为产业链和供应链提供金融服务。发挥金融科技领先优势,聚焦基础设施、电子信息、高端制造等重点行业产业链,为核心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结算+融资+企业服务”的综合化解决方案,支持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以“全国服务一家”的经营模式,整合全国招行系统资源,服务核心企业N端客户,为供应链客群提供账户、结算、授信、融资、跨境业务等综合服务,推动产业链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发展,提升客户服务效率和服务体验。为上下游客户提供商票保贴、付款代理、承贴通、国内证、汽车合格证融资等线上化解决方案。全年服务供应链重点核心企业66家,服务供应链N端客户1680 户,将中交二航局商票保贴、武汉建工付款代理、国药控股国内证、东风本田汽车经销商融资等项目打造为业内标杆项目。

2.发挥传统融资优势,为行业龙头企业及湖北省武汉市重点建设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一是服务行业龙头企业。发放长江存储专项贷款用于长存一期项目建设,通过湖北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发放长存二期项目资本金,从审批到放款用时仅3天:协助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参与中芯国际的战略配售业务。二是服务民营企业。以资产证券化方式为九州通医药集团持有的下游医院发放融资。三是服务在汉大型央企。重点支持三峡集团新能源风电项目和海外并购项目、葛洲坝集团及其子公司各类基础设施项目等。四是服务武汉市属国企。为武汉城建集团叙做撮合业务提供融资支持,为武汉地铁集团6号线一期建设投放项目提供贷款支持,为湖北省港口集团收购港股上市公司中国通商的股权给予并购贷款支持。

四、支持“三农”和乡村振兴

(一)支持“三农”发展

1.优化“三农”服务机制。一是不设涉农信贷业务规模上限,做到应放尽放。二是优先满足、足额配置涉农贷款业务。三是重点支持主要农作物生产基地、产业化经营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和优质企业,以及具备规模优势、品牌效应、纳入农业等主管部门公布名单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四是推进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有效衔接,探索消费、涉农和小微领域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截至年末,涉农贷款较上年增长48%,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创新涉农领域产品。开发特色金融产品“盒马商超贷”,为平台供应商提供“无需抵押、手续简便、期限灵活、审批快捷、放款迅速、借还便捷”的线上融资服务。依托招贷APP,为有融资需求的建档立卡脱贫户和边缘户提供线上咨询服务,客户在线申请办理小微闪电贷,真正实现贷款融资无纸化操作和纯线上审批,进一步提高融资效率和便利化水平。

(二)助力乡村振兴

1.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在全行公开招聘选派政治素质过硬、经验丰富、工作作风扎实的共产党员担任十堰市茅箭区茅塔乡岩屋村派驻乡村振兴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帮扶工作。设立30万元专项帮扶基金,缓解驻点村集体企业香菇销售难题:帮助全村 79户(共256人)脱贫户签订家庭医生协议,帮助 44人办理慢性病补贴,落实村民医疗保障;实现安置搬迁48户共188人,帮助109名村民外出务工;开展"雨露计划”,帮助38 户村民子女共 48 人申报教育帮扶。

2.做好精准扶贫工作。一是开展"对口帮扶进万家"等活动。宜昌分行对口宜都2个村、兴山2个村和五峰楠木河村等行政村,精准帮扶贫困户超20人次;累计捐款捐物超40万元。蕲春支行在田围村开展节日慰问活动,为贫困边缘户和困难老党员提供生活物资。二是通过工会在蕲春收购和员工自发购买的方式开展消费扶贫,为蕲春当地薪艾产品带来近百万元销售额,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

五、发展普惠金融

截至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46亿元,位居湖北地区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一。全年累计发放 117 亿元,累计发放户数 1.3 万户。

1.提高小微企业贷款审批实效。全面梳理信贷调查、授信审批、放款及贷后管理等制度,打造小微企业贷款审批管理体系和标准化流程。通过优化信贷工厂审批模式、搭建风险决策审批引擎等方式,实现“60 秒”贷款预审。基于小微客户用款“短、频、急”的特点,为资金需求时效要求较高的客户专设绿色审批通道,进一步缩短客户贷款审批时限。

2.优化小微企业服务模式。一是采用数据库估值方式进行押品评估,免除客户线下押品上门评估的烦琐流程;通过线上视频开展小微贷款客户经营场所调查,实现小微贷款抵押线上化办理,提升客户体验。二是创新信用贷款产品、推出“结算流量贷”“退税快贷”“政采贷”等线上化信货产品,

3.提高小微客户经理服务水平。-是定期开展小微企业信贷服务质量评估和抽查,发放《客户经理服务监督函》单问卷,收集客户意见,强化客户经理服务意识。二是不断优化考评体系,将业务办理时效、办理质量与客户经理绩效考核结果挂钩,提高客户经理办贷效率和质量。

【业务发展】

以打造大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为主线,积极推进“3.0模式”落地,有效发挥商业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作用。

一、全面深化大财富管理业务模式

1.拓展“大客群”,夯实大财富管理基础。截至年末,零售客户总数 640万户较上年增长8%;零售信贷客户29万户较上年增长12%:企业客户总数8万户。

2.搭建“大平台”,引人更多优势资源。一是加强银政、银企合作。落地国企混改员工持股计划,助力湖北国企改革提速增效:落地三峡集团跨境银团方案,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资金支持;开设湖北省铁路发展基金基本账户,积极参与“十四五”期间湖北省铁路重大建设项目。二是加强同业合作。引入5家公募、3家私募、3家保险机构,为客户提供丰富的产品选择:与超90家银行机构、20余家券商等非银机构合作,扩大同业客户规模,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年内债券承销规模和服务客户数居全省同业第二

3.构建“大生态”,融入居民生活圈一是拓展出行场景。在手机银行 APP 上线武汉地铁乘车码,是首家上线该程序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二是优化教育场景。升级“智慧校园餐厅”程序,实现缴费客户新增 18.6%;推广“口袋校园”程序,试点华中科技大学高校生态经营模式;落地省团委志愿者联名卡、长江大学校友卡等项目。

二、持续升级数字化运营模式

一是助力客户服务模式升级。参与总行首批“线上保险”经营试点,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全天候、零距离的保险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电子签约服务;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增强差异化资产配置服务能力,探索零售金融线上财富产品代销业务模式。二是激活客户服务新动能。升级数字化产品营销方案,推出CBS、销售云等大收款服务,实现交易银行和票据业务全产品线上替代率超54%、服务客户量年增一倍;加快推进批发金融“产品线上化”“渠道线上化”,实现企业网银和企业 APP 双平台覆盖率达 97%。

三、着力打造开放融合的组织模式

一是加强对内融合。打造"两栖战队”“项目制融合团队”服务阵型,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综合服务。通过与总行联动,落地川气东送结算账户开户开弦资本新能源汽车项目专项基金托管等项目。二是加强对外开放。与公积金中心合作,参与中心管理改革,将金融科技优势运用到服务中,推动公积金公信力数据与分行消费贷模型直联,获授牌公积金旗舰店,上线公积金查询功能,成为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缴交合作银行。

【防范金融风险】

一、全力做好风险管理“堵”和“疏”

1.严防重点领域信用风险。一是响应“房住不炒”政策要求,不断优化调整房地产业务结构,管控房地产业务集中度。二是实事求是披露政府机构隐性债务,促进政信类业务良性健康发展。三是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力度,做好风险资产处置,进一步优化资产质量。

2.严控合作类业务风险和合规性风险。一是加强理财、代销、撮合类业务监测管理。建立声誉风险排查制度.分级、分类排查风险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措施,防范声誉风险。二是根据监管单位通报的高发、频发案件,开展各类业务合规性排查,及时化解系统性风险。

二、扎实推进“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活动

1.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坚持“提高经营管理效率、解决实际问题和防范风险”的原则,全面梳理完善业务流程,查漏补缺,平衡控风险与提效率。通过制度“立、改、废”动态优化制度体系。

2.严格管理关键岗位人员。强化任职回避,落实重要岗位轮换制度,做好关键岗位人员行为排查,严格开展资产人员离行尽职调查,规范从业人员职业操守。

3.强化集中整治。专项整治屡查屡犯问题,在认真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制定识别标准、锁定问题范围、确定整改措施以及开展自评验证。强化宣导,做好常见监管罚点风险提示,强化公司治理主体履职尽责。开展审计联合检查运用审计“鹰眼”系统,以信息化手段强化审计现场管理和数据分析。筑牢“三道防线”,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提升基础管理综合治理水平。

【改革创新】

一、强化数字化转型基础支撑

全面升级技术框架,增强系统性能,提升用户体验和迭代速度。子系统及服务器完成100%”上云”,数据架构从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向云端数据库全面转型,数据响应能力、大容量数据处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快速响应业务需求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二、加快科技创新在经营场景应用落

围绕区域居民日常生活中政务、缴费、住房出行等高频场景需求,持续打造领域广泛、功能齐全、科技便捷的便民服务体系。

1.政务场景方面。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覆盖公积金(查询、提取)、社保(电子社保卡查询、缴费)医保电子凭证、征信查询(个人信用报告)、考试报名费用收取等多项政务服务场景。依托手机银行 APP,全年累计服务社保场景客户 138 万户,公积金场景客户70万户,医保场景客户53万户,成为居民重要政务便民服务窗口。

2.缴费场景方面。为居民提供水电气、物业、话费宽带、校园缴费、党团工会费等众多便民缴费服务,全年超35万名湖北地区客户通过招行 APP 完成相关缴费。积极响应政府“明厨亮灶”政策要求,创新推出“智慧校园餐厅”服务,覆盖10余所K12学校,累计服务用户近万人,为学校、家长和学生带来便利。

3.住房场景方面。依托人脸识别、大数据风控、大数据智能算法等核心技术.实现从不动产购买到登记全流程(征信查询、不动产房查、抵押登记、缴费、抵押注销)线上办理,全年上述业务合计办理约12万笔。其中,不动产线上抵押登记与注销实现“0资料”“0延时”“0跑腿”,全流程节省办理时长约3至7个工作日,实现“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有效地提升居民不动产业务办理效率。

4.出行场景方面。为居民提供“武汉通”NFC 充值、网约车平台等智慧出行服务,实现公交、地铁、网约车等主要公共出行工具立体覆盖,成为区域内首家提供“武汉通”线上充值服务的银行金融机构,“武汉通”公交卡 NFC 线上充值全年交易 54.6万笔,满足居民出行需求。为私家车出行居民提供 ETC 缴费、无感停车、交通罚没等服务,全年APP 交通罚款场景全年触达3万次,为个人车主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