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2021年中信银行武汉分行运行情况

2022-11-26 17:25
来源:《湖北金融年鉴》

【概况】

2021年,中信银行武汉分行全面实施总行新三年发展规划及“342 强核行动”,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经营发展稳中向好。截至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486.4亿元,增加 103.87 亿元,增幅
7.51%,其中个人贷款实现快速增长,增加 96.55亿元,增幅 18.44%。综合融资规模 2989.11亿元,增加 609.89亿元,增幅25.63%。各项存款时点余额 1511.67亿元,增加 99.5 亿元,增幅 7.05%。全年实现营业净收入43.47亿元,增加3.5亿元,增幅 8.76%,其中利息净收入39.61亿元,增加 3.46 亿元,增幅9.57%;净利润 9.91 亿元,减少 1.18 亿元,降幅 10.72%,净利润下降主要原因是新增拨备较上年增加。全年处置不良贷款本金 29.12 亿元,年末不良贷款余额22.61亿元,减少5.79亿元,不良贷款率1.52%、下降 0.53个百分点,实现“双降”。连续五年获评中信系统年度零售业务“À类行”;被国家外汇管理局湖北省分局评为年度银行外汇业务合规与审慎经营评估“A类银行”。

【服务实体经济】

一、完善配套政策

编发《中信银行武汉分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营销指引》《中信银行武汉分行绿色信贷营销指引》及扩容制造业重点营销清单通知,梳理战略性新兴产业目标客户 926户、绿色信贷重点营销清单客户132户,制造业目标客户由 274 户扩容至重点营销清单 660 户。配套最新激励支持政策,激发经营机构积极性。


    二、加大重点领域资金投放力度

一是建立授信审批绿色通道机制。优化授信政策和授权管理,提高风险容忍度;灵活运用综合融资产品,拓展绿色信贷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客户融资渠道,从新增客户和余额增量两个维度对各经营机构进行考核。加大资源配置倾斜和补贴力度。二是从行业研究、授信支持政策、金融服务方案、用信利率优惠等方面,对绿色信贷、战略新兴等重点领域给予重点支持。截至年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信贷、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信贷余额分别增加 19.01 亿元、36.64亿元和39.95亿元,增幅分别高达60.72%、125.57%和49.35%,有力推动表内贷款持续增长。三是打造标准化产品、特色化运营、综合化服务“三位一体”的“价值普惠”发展模式。为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截至年末,普惠法人贷款余额25.6亿元,增加 9.96 亿元,增幅 63.68%;普惠法人有贷户790户,增加274户:普惠法人不良率 0.56%,下降 0.02 个百分点。完成“两增两控”监管指标。

三、建立高成长企业营销体系

充分发挥客户名单制、审批绿色通道、考核激励、尽职免责、综合融资产品体系等优势,深耕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企业客户,建立高成长企业营销体系。截至年末,与2384家高成长目标客户中的 624 户建立合作关系,占比 26.17%。全年拓展189户高成长客户,其中,上市公司5户,首次融资提款 90 户。高成长企业年日均存款余额总计 102.04亿元,增加 13.04 亿元,增幅 12.78%。

四、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重点客群,在全面加大信贷投放的基础上,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截至年末,涉农贷款余额 35.75亿元,增加 8.26 亿元,增幅 30.03%。其中,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为 4.67亿元,增加1.11亿元,增幅31.36%;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 4.32亿元,增加 1.36亿元,增幅45.97%;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2.2亿元,增加 0.53 亿元,增幅31.74%。派出7名业务骨干分别到宜昌真金村、鄂州柯营村、黄冈郁港村、黄石下余村、十堰青草坪村驻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

【业务发展】

一、发展公司业务

    1.拓展客户规模。一是根据中小企业经营特点,推出“1+N”灵活贷款模式拓展中小企业客户规模。全年新增基础户1120户,新增有效户 945 户;通过战略客户链式开发 1584 户目标客户,实现交易银行融资量388.65 亿元。荣获总行“2021年交易银行优秀团队"称号。是拓展业务规模。落地省内首单担保公司模式分离式保函,在该业务领域树立良好口碑。

2.巩固汽车金融优势。取得红旗网络特定协办权;开发北汽福田、合众新能源、江淮、江铃以及瓜子二手车等汽车信贷市场;实现与一汽奥迪银企直联对接是首家与一汽奥迪汽车金融直联的银行。截至年末,汽车金融业务累计融资1299.82亿元;全口径日均存款新增38.68亿元;汽车金融有效客户突破2000户,创历史新高。汽车金融业务自动放款覆盖率83%,放款时间缩短至10分钟,进一步提升服务时效。

3.拓展资本市场业务规模。全年债券承销规模超170亿元,排名股份制银行第2位;全口径债券投资金额超 146亿元,创历史新高。全年实现非标资产投放金额合计111.36亿元,理财投放23.62亿元。落地首单可转债配资 4.70亿元,结构化投放 71.44亿元,在区域资本市场树立新标杆,是湖北长江产业带基金首家融资银行。

4.做好融融协同工作。联合相关机构积极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上市保荐、债券承销、并购、定增等业务。全年协同联合融资规模达337.4亿元,计划完成率超 300%;协同承销34只境内债券,金额合计209.3亿元;协同投资88只境内债券,累计金额128.5亿元。不断完善撮合业务平台体系,支持区域优质企业获得低成本、长期限融资,全年累计为 57户客户提供撮合资金合计 202 亿元。中信集团协同委员会湖北分会荣获“2021年度中信集团协同委员会优秀区域分会”称号。


二、发展零售业务

    1.增强获客能力。通过厅堂、网点三公里阵地、三方渠道、线上手段等获客渠道,夯实零售客户基础。大众基客年增37240户;签约三公里商户210户:新增客户10547户新增管理资产21.3亿元。

2.提升重点产品推动与专业化销售能力。积极推动零售业务发展,开展柜员营销,深化“零运”融合。截至年末,理财产品日均保有量343.32亿元,增加12.62亿元,增幅3.83%;公募基金日均保有量 55.33 亿元,增加 15.19 亿元,增幅37.84%。成功落地首笔中信银行系统内电子化函证回函业务。

3.加强公私联动。认真落实“双百计划“-985 计划”,推动公私联动“一把手工赛”顺利开展。全年实现有效代发厢 199.52 亿元,增速 19.71%、其中本行代发金期159.62 亿元。有效代发企业1624户,增速25.99%;有效代发个人
3.19万户,同比增速 19.87%,其中本行个人 26.55 万户。

4.强化私人银行服务。持续丰富覆盘不同市场、不同币种、不同期限、不同投资对象的产品线,为私行客户提供便利高效的金融交易和结算资产规划等服务。全年开展“亮灯工程”“云企会”等营销活动,共有私行客户数1514户其中新增 292 户,增幅 23.9%;私行管理资产年增量增长 257.44%,增量占零售管理资产增量42.71%;私行非货新理财余额增加 32.73 亿元,增幅 92.72%。

5.发展直营业务。深化个贷集中模式,组建安居、普惠、信秒贷、车贷等4个业务直营团队,推动信秒贷、车贷业务快速增长。全年各场景信用贷款投放占比达到 48.71%。年末公私联动推动车贷余额增长54.93亿元,信用贷余额占比提升至16.17%,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

【防范金融风险】

一、精准管控风险

一是成立房地产开发贷专项管理小组。落实管理要求,做好客户分类,逐户重检存量客户,评估偿还能力,及时发现、化解风险。二是强化风险管理部门职能。提前介人重点项目授信调查,与合规部参与重点客户谈判、走访和授信方案设计,参加问题类资产重组协调会、债委会,推进重点户风险化解工作。

二、加快不良资产处置

提前完成全年不良资产处置计划,全年处置不良本金29.12亿元,计划完成率161.79%,较2020年增加16.52亿元;清收表内不良现金 5.73 亿元。通过已核销资产现金清收,累计回补经济利润2.49 亿元。

三、加强合规文化建设

组建风险合规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严格按照合规工作要求制定下发风险合规文化季活动方案,督促各相关机构配合实施,切实保障风险合规文化建设工作质效,进一步提升全行风控意识,营造健康、良好业务氛围。

【改革创新】

一、优化内部管理

一是建立中层负责人季度履职评估机制。上线工作日志管理系统,组织开展部门任职干部满意度评价。二是增强干部队伍活力。提聘助理级及以上干部10人,80名中层干部轮岗交流,221 名员工晋升岗位。建立后备人才库,其中,中层正职、中层副职、基层干部共 87 人。

二、创新金融产品

    1.推出“商票贷”。以小微企业客户生产经营所得并经准人的电子商业承兑汇票进行质押,为小微企业办理流动资金贷款,高效盘活存量票据资产,更好满足小微企业用信需求。

2.推出“信e链”。通过核心企业开立的付款承诺函和电子付款凭证,为上游客户提供全线上应收账款保理融资产品,运用核心企业授信额度,简化上游客户办理流程,根据核心企业信用情况为上游客户融资,全流程线上操作,实现“一点接人、服务全国”。

3.推出“物流e贷-车险分期”。以保单项下退保资金作为还款保障,向符合授信准入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服务。

4.推出“分离式保函”。该保函产品以申请人与被担保人为不同主体,运用申请人授信额度,简化被担保人评级及授信程序,缩短保函办理周期,降低客户资金时间效益成本。

5.推出“订单e贷”。依靠核心企业体系内交易数据,以征信、工商、司法等公开数据为辅助,依据优质核心企业采购订单或合同,为核心企业上游小微供应商提供融资服务,将小微企业融资阶段进一步前移,尽早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6.推出基于核心企业的个人经营场景贷。充分发挥场景贷流程简、审批快、额度高、“一点做全国”等优势,为核心企业上下游客群提供纯线上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