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2019年浙商银行武汉分行运行情况

2020-11-18 15:10
来源:《湖北金融年鉴》

【概况】

2019年,浙商银行武汉分行坚持依法合规经营,积极履行金融机构的使命与担当,扎根湖北服务实体经济,为全省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金融动能。截至年末,资产总额225.41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88.0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2.69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16亿元,实现净利润7.28亿元。年末不良贷款余额300万元,不良贷款率0.02%,资产质量在全省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保持最优。获评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综合评价“A类行”,分行营业部获评中国银行业协会“五星级网点”称号。

【业务发展】

1.实施“头号工程”,深入推进平台化服务战略。将平台化服务战略作为“头号工程”,扎实拓展基础客群、基础业务,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紧密围绕基建施工、工业制造、医疗卫生、高新技术(智能制造)“四大产业”,推进产业链生态圈建设,创新运用“三大平台”和平台化服务系列产品深入支持实体经济。全年落地池化融资项目110个、应收款链项目77个、易企银有效客户20家,出口池有效客户数25户,实现区块链应收款等轻资产投放46亿元。截至年末,新增37户用信客户,其中29户为实体企业,占比78%,进一步加快转型发展的步伐。

2.围绕重点客户,深化“三个经营”做大效益和规模。围绕湖北区域重点客户,推进构建“1+7+N”综合营销服务体系,延伸供应链拓展客群,努力提升综合效益。全年实现重点客户开户27家,覆盖率57%;日均存款39.27亿元,余额42.49亿元。投资银行、资产管理条线通过公司债、北金所债权计划等多元合作方式推动投行及撮合业务落地。全年实现多元化合作落地78.5亿元;新增债券创设121.2亿元,债券承销湖北市场份额保持稳定。

3.拓展区域客户,围绕“五张地图”夯实基础客群。围绕财政支出拓展基础客户,形成以“预算地图、客户地图、人才地图、产品地图、作战地图”为核心的方法论和量化评价体系,紧盯政府、企业、个人,从源头抓信息流和现金流。截至年末,区域经营存款余额28.7亿元,其中区级土储、征收办等重点账户存款余额16.43亿元,日均存款17.33亿元。全年新开立4个区级征收办、城更局和专项债账户,新增营销落地专项债4笔,金额共计14亿元。对接东西湖区、江汉区、经开区2020年专项债代理发行,金额超过25亿元。

4.落实“凤起计划”,带动公小零联动拓展综合营销。贯彻“凤起计划”和“八化路径”,通过调整“头雁”、优化组合和服务下沉,深化“搭建平台,筑巢引凤”的本源意识和“一鱼多吃”综合营销机制。注重结合“1+7+N”综合营销服务机制实现批量开发;将“e家银”作为突破零售获客的核心渠道,推进公司团队营销突破、零售团队跟进服务的劳动组合。全年落地“e家银”代发有效项目102个,代发人数超9000人,代发金额1.55亿元。以“产业园”开发推进公小联动。截至年末,新增小企业贷款4000万元,小企业贷款余额14.5亿元,较年初增加8.02亿元。积极开展跨产品、跨业务的协同营销。年末储蓄存款余额11.95亿元,较年初增长65%。

5.发展新兴业务,推进“人才银行”合作伙伴培育。借助总行政策机遇,大力推进“人才银行”和新兴业务发展。年内向总行申报的40个“人才银行”客户全部通过准入,拓展新兴业务授信客户29户,储备9户,授信总额17.3亿元,累计发放贷款368笔,金额共计36.4亿元。

【风险管控】

1.严守风险防范“红线”。严格落实总行授信政策,推动新增客户在平台化服务模式下的产品应用,扩大“小额、分散”用信主体数量,降低风险集中度。兼顾业务发展和风险管控,进一步优化风险缓释条件。通过大数据风险管理和预警平台信息,深入开展业务风险排查,强化第一还款来源和抵质押担保。加快推进风险转换、增信转换和收益转换等“三个转换”,保障资产质量。

2.远离内控合规“高压线”。抓好内控合规基础管理,认真落实总行“严管、严查、严罚”的内控管理要求,深入实施内控违规登记、内控自查与问题整改等工作机制,优化反洗钱、法律风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管理机制,组织系列案件警示教育活动,加强员工不良行为排查,确保认识到位、动作到位、管控到位。

3.守护安全保卫“生命线”。强化安保日常管理、培训演练和智能安防建设,完成第六轮安全评估自查,打造多维联动的安防体系。完成70周年国庆、世界军运会等重要时点的运营保障任务。坚持安全运营和科技运行零事故,继续保持开业以来无案件、无重大风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