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2018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武汉分行运行情况

2019-11-09 10:29
来源:《湖北金融年鉴》

  【概况】

  2018年,浦发银行武汉分行(简称)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湖北自贸区”“一主两副”等重点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截至年末,分行资产总额近1400亿元;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52.22亿元,较年初增加4.71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66.14亿元,较年初增加49.49亿元;全年实现账面利润7.7亿元。分行共设网点41家,在宜昌、荆州、襄阳设有二级分行,共有正式员工777人。

  【业务发展】

  1.对公信贷投放成效明显。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国家支持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惠及民生的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中,累计营销、推动重大公司类项目超百个、金额过千亿元,助力地方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一是支持重大基础项目建设。加强与葛洲坝集团、中建三局、铁四院等在汉央企的业务合作,推动PPP及棚改项目共7个,规模107.4亿元。围绕湖北省的重大基建投入计划,配合湖北省交投、湖北省联发投、湖北省长江产业投、鄂西圈投、湖北省高新投等五大省级投融资平台,推动东西湖区网安基地、鄂州顺丰机场、沌口吉利汽车生产线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城市轨道交通、港口物流、重大水利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支持民生领域。积极储备建筑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医院、学校等与国计民生相关的行业项目,全年累计新增投放项目37个,新增金额合计27.5亿元。三是支持长江经济带建设。参与组建“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成为该基金管理公司的联合发起人,是仅有的两家获此资格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积极支持三峡集团、兴发、葛洲坝等重点企业。四是支持区域新经济发展。为省内新民营经济主力军——26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包括一大批代表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四新”企业。

  2.零售业务稳步增长。截至年末,零售存款时点余额达89.72亿元,突破80亿元大关;日均个人金融资产余额突破200亿元。一是信用卡业务。信用卡账户量增至144万户,同比增长24%,在湖北属地同行业内的交易额市场份额占比和透支额市场份额占比均排名第一。车位分期、签约分期等业务交易额均在全行范围内排名第一,不断扩大“礼券银行”市场活动范围至二级地市。二是电子银行业务。加大电子银行渠道建设,开展“金豆兑礼”系列主题营销活动,通过建立“网点+电子渠道+客户经理”三位一体客户服务营销体系,推进“极客智投”AI智能投顾服务模式,提升客户体验,增强客户黏性。截至年末,网上银行客户数累计121.83万户,手机银行客户数累计148.95万户,年内新增手机银行27万户,新增手机银行有效户17.46万户,手机银行交易月活户新增17056户,新增互联网支付绑卡39.96万户。三是互联网业务。拓展业务渠道,金交所延期业务累计交易金额达36亿元,在全行范围内排名第七;基金代付业务累计交易金额达758.6亿元,交易规模全行排名第一。

  3.业务创新成效显著。一是投行业务。以债务融资工具和代理承销业务为抓手,实现非信贷融资业务总量146.73亿元,其中,债券发行13支(含境外债),金额85.5亿元,在湖北区域市场股份制银行排名第三;代理承销业务规模61.23亿元。二是债务融资工具。全年分行共计取得8个注册通知书,合计金额60.5亿元;共取得立项批复13个,合计金额186亿元。代理承销业务方面,分行聚焦租赁,兼顾信托和保险,与65家金融租赁公司以及全部保险资管完成对接,落地代理承销项目9个,实现规模效应。承销湖北省政府首单18亿元轨道交通专项债券。三是交易银行业务。积极推动离岸轻资产业务,成功投放5笔海外直贷,金额2.3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4.75亿元。充分利用分行离岸业务牌照优势和自身专业优势,以离岸直贷方式为襄阳自贸片区内某生产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企业成功融入1000万美元低成本离岸资金,从合同签署到放款仅用3个工作日时间;根据客户需求,当天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及时满足企业生产资金需求,同时拉动分行国际结算业务量增长,实现银企双赢。2018年12月17日,分行落地分行首个集境外承销、资金托管、汇率避险等一站式金融服务的海外债项目,首期募集资金1.42亿美元,为省内优质企业“走出去”和全球化经营提供全方位的综合化金融服务。四是金融市场业务。积极探索ABS、债券投资以及各类标准化业务模式,落地同济堂医药有限公司、武汉航空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的债券投资,金额共计2.4亿元。五是同业业务。大力拓展资金撮合业务,落地首单公募基金托管,资金托管规模达1575亿元,较上年翻了一番。

  4.助推小微企业发展。将支持小微企业作为服务实体经济、民营经济、实现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重点工作之一,援引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小微企业,全年为小微企业客户累计提供信贷投放42.73亿元。一是成立交易银行部(普惠金融部),负责普惠金融、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二是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切实降低企业成本。对于2018年下半年发放的普惠口径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实行价格差异化定价,贷款FTP下调35BP,9月份再次下调小微企业贷款FTP价格,优惠由35BP调至65BP。三是持续优化企业开户服务。简化开户环节、提高开户效率,开户办理时间缩短到30分钟以内;推出微信预约开户服务,并主动对接武汉市工商局、湖北省工商局电子化开户平台,一站式优化企业开户服务,解决小微企业开户难、开户慢、多次往返等痛点。四是创新小微金融服务产品。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召开发布会、户外广告等方式,向广大中小微企业主推出“e企行”“政采e贷”“浦银快贷”等小微金融产品。2018年,分行以“政采e贷”为抓手,向政府采购部门中的中小供应商提供统一的免担保供应链融资服务,通过与财政局国库支付系统、政府采购备案系统建立无缝对接,实现网银在线秒级放款,已实现与宜昌市财政局、武汉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系统的对接,为有资金需求的中小企业提供便捷、优惠的融资渠道。截至年末,共为20余家小微企业客户提供了在线融资服务,授信金额逾2000万元。

  【运营管理】

  1.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深化网点转型,实施“减柜增智”,施行弹性高柜,按照总行智能化机具配置标准布设智能化设备,如纸硬币兑换一体机、远程视频柜员机(VTM)等,推动柜面业务向自助渠道、电子渠道剥离,进一步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服务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智能化的金融服务新体验。

  2.加强集约化运营管理。全年完成26项集约化项目建设,提升柜面业务集中处理规范化、标准化,其中,远程授权集中率提升至85%。承接外汇云作业支撑,实现了票据集中处理和贷款直通式入账。

  3.加强数字化运营管理。全年完成14项数字化项目,推进各项系统流程优化升级,试行移动PAD远程开户及核保见证功能;正式运行零售押品管理系统,实现了押品出入库、期转现系统登记;对二级分行的押品管理实现远程监控,提升零售押品的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4.将“平安运营”融入日常工作。一是通过强化培训、加强检查、落实问题整改,持续提升运营工作质量。二是运用违规积分工具,筑牢内控底板,获监管部门高度评价,荣获“2018年度支付清算系统安全运行先进单位”称号。全年堵截风险案件12起。

  【风险管控】

  一是强化风险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持续健全、完善风险经理队伍、保全清收队伍、审查审批队伍、案防合规队伍、反洗钱队伍、法律审查队伍等专业团队建设。二是加大对不良贷款的化解力度。通过现金清收、不良贷款打包转让、核销等方式,全力处置和化解不良贷款风险。三是强化风险排查工作。对于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开展多维度风险排查,及时发现风险隐患,提前进行化解处置。将有风险信号或有潜在隐患的业务列入风险资产池,制订年度压退调整计划,推动风险资产出清。四是提升贷后检查质量。由风险经理督导,严格审核贷后检查报告,强化奖惩措施,对该项工作完成质量进行评价考核,以发挥贷后检查的风险监控、预警作用,有效防控风险。五是推进合规文化建设。开展员工行为管理和异常行为排查,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避免可能给银行经营带来的人为风险;制定基层网点负责人合规案防“十必做”排查,有效提升内控管理质量,严防风险案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