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2021年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运行情况

2022-12-14 16:59
来源:《湖北金融年鉴》

【概况】

2021年,中行湖北省分行(简称)围绕“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湖北发展目标定位,持续加大对疫后重振、普惠民营、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助力湖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各项业务稳健运行。截至年末,本外币贷款余额 4788亿元,较年初增加642亿元,新增额排名中行系统全国第六;本外币存款时点余额 4429 亿元,较年初增加 171亿元,不良资产实现“双降”,资产质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被评为“2021年度金融支持湖北经济发展贡献突出单位”。

【服务实体经济】

一、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

一是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中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实现中小微企业贷款利率3.93%,下降8个BP,保持四大行最低;减免中小微企业信贷费用 528.8万元。二是执行省委、省政府中小微企业还本续贷、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全年投放无还本续贷 87 笔、金额4.71亿元;办理延期对公普惠还本付息 101 笔、金额4.24亿元。三是对接人行“楚天贷款码”系统,项目办结融资企业数量和融资总额居全当金融系统第一。截至年末,普惠贷款余瓶197.47 亿元,新增 66.55 亿元,增幅508%;普惠客户241万户新增6202户,增幅34.6%,完成“两增两控”目标。普惠贷献和普惠客户增速连续两年均排名四大行第1位,普惠贷款余额、普惠客户数量均较 2018 年实现翻番。

二、加大重点领域授信投放

聚焦湖北“交通强省”“光芯屏端网”*51020”等重点战略,加大重点产业授信支持力度。年末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扶贫及乡村振兴贷款余额分别为406 亿元、195 亿元和 449 亿元,分别较年初新增138 亿元、125 亿元和 58.6亿元,增幅分别为51.6%、179%和15%。制定20 条支持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措施,年末绿色信贷余额548 亿元,较年初新增163.6亿元,增幅42.6%;绿色信贷占比提升28个百分点。承销绿色债券107亿元,排名中行系统全国第二。

三、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贯彻省委、省政府减费让利金融支持政策,减轻实体经济企业负担。公司贷款利率3.95%,下降23个BP;全年累计减费让利5.72亿元。其中,针对公司客户免收或减少收费 3.57亿元;通过降低公司贷款定价让利2.15亿元。按照“降费惠企支付利民”政策要求,累计降低支付手续费 6669万元,涉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9.25万户。

四、争取总行政策支持

一是用好总行制定的2021年支持湖北疫后经济恢复增长“16 条”措施。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强化碳排放金助合作 汉化场暑础设和助力台村指兴
融资融智加强人才交流等方面,对湖北地区精准施策、顶格支持。二是引人总行资源落户湖北,助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立中银金融科技武汉基地,引入全行金融科技资源和人才,为政府部门和战略客户提供专业服务;设立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加强对地区经济金融形势和市场、同业、客户情况研究分析;设立综合化创新中心和 120 人团队的外呼中心,进一步提升综合化经营和服务能力。

五、做好招商引智服务

作为省政府招商引智主要服务银行,承办 2021“世界500 强对话湖北”经贸活动;独家承办“第四届进博会”湖北参博活动;举办“《人民币国际化白皮书》发布会”;参加省政府在深圳、厦门等地举办的招商活动,推动一批重点项目落户湖北。

【业务发展】

充分发挥外汇外贸专业优势,积极推进跨境金融线上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不断提升外贸新业态新模式金融服务能力。全年国际贸易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和结售汇市场份额分别为37.46%、12.26%和32.02元,稳居同业领先位置;累计承销境内债券 25 只,金额突破200亿元,达248.9亿元,同比增加60.9亿元,市场份额排名四大行第一:承销湖北市场全部3只境外债券;累计投放非标资产75亿元,排名中行系统全国第三。


【防范金融风险】


一、加快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优化改革

一是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制定64条具体措施,明确责任部门、规定动作、完成时限、交付标准,有步骤、有时限推进各项工作。二是坚持“强省行”“强清单”管理。重检基础设施补短板、隐性债务化解、房地产开发、城市更新、民营企业、个人住房等六类清单,清单客户公司授信投放占比达 98.56%,个人授信投放占比 92.03%。三是建立“区域会商”“项目会商”机制。进一步规范项目环评审批流程,确保防风险和保效益两手抓。全年会商授信项目260笔、金额1501亿元,下达批复 135 笔、金额 657亿元。

二、夯实内控案防基础

一是发挥“三眼联盟”机制作用。充分发挥好内控监测分析、业务运营风险管理、信用卡风险监测等科技系统作用,加强对员工异常资金状况、异常业务痕迹等情况排查。二是深入开展内控案防检查。开展“强基护航 2021”专项行动,对98家经营性机构开展穿透式检查;开展“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活动,屡查屡犯问题发生率降低 1.13 个百分点。三是加快智能内控工具开发运用。开发“员工异常行为管理系统”“轮岗监督管理系统”“天眼智能风险监控分析平台”等工具,加强重点岗位“健康码”运用,对存在风险隐患、工作管理缺位的员工进行画像和打标,进一步提升内控管理水平。

【改革创新】

一、加快数字化转型

    1.推进个人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一是构建客户统一视图。通过内外部数据分析,对834万名个人客户进行精准画像,客户分析覆盖率 80%。二是启动综合服务外呼,全年外呼触达客户 154万人次,对信用卡获客、账户分期、客户资产提升、手机银行客户月活等指标贡献度分别为38%、30%、12%和5%


2.加快普惠金融线上化发展。一是优化管理资源和市场资源配置。简化线上办理业务流程,全年累计受理特色项目需求 347 项,成功投产271项,开发外包工作效率提升116%。二是上线“中银E普惠”智能平台。全年下达 505户存量续贷批复,通过率52%,效率提升4倍。

二、加强联动创新


一是深化“1+2”公私联动。全年实现代发薪总量789亿元,同比增幅13%,考核结果排名中行系统全国第8位。二是强化“客户+产品”联动。为省联投定制发行私募理财10亿元,同类产品发行规模排名中行系统全国第2位;为东风岚图叙做首笔员工股权激励计划非标理财4745万元,实现股权类创新产品突破。三是提升综合化经营能力。全年累计承销境内债券 25只,承销境内债券金额首次达到 248.9 亿元,同比增长 60.9亿元,市场份额排名四大行第1位;累计投放非标资产75亿元,排名中行系统全国第3位。四是拓展金融机构业务。非银存款新增排名中行系统全国第4位,对公代理保险市场份额排名四大行第1位;银银数字人民币业务、银证券商法人透支业务实现突破。

三、推进场景渠道建设

    1.实施场景生态建设。一是巩固高校场景优势。新增5家合作院校,累计代收学费36亿元,在总行教育行业拓展和开学季营销拓展中排名中行系统全国前5名。二是推进医疗场景建设。争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苗资金专户,累计承接资金63 亿元;与市级卫健委签署合作协议,全面支持公共卫生项目、医疗健康产业建设,医疗卫生行业日均存款新增10.6亿元,排名中行系统全国第4位。

2.加大网点渠道转型力度。全年减少低产低效网点39个;116个网点在总行“万马奔腾”竞赛中获奖;13个涵盖银发、跨境、教育等特色网点被纳入总行级优秀案例及标准示范网点。巩固劳优组合成果,累计向业务条线输送人员 355人,提升网点营销外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