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17年,中行湖北省分行(简称)认真贯彻落实总行“创新、转型、化解、管控”的重点工作部署,围绕“稳中求进、强基固本、改革创新、发展增效”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强基础、促发展、谋创新、控风险、抓党建五大任务,持续保持整体良好发展态势。截至年末,全行本外币存款余额达3255.04亿元,较年初新增320.46亿元,增长10.92%;全行本外币贷款余额2476.9亿元,较年初增加325亿元,增长15.1%。分行共有机构403家,员工9400余人。在武汉地区共设二级管辖支行11家、经营性机构网点136家;其他市(州)共设二级管辖分支行15家、经营性机构网点267家,县域地区机构覆盖率达到86%。分行连续6年获得湖北省政府“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先后获得湖北省“十佳优质文明服务银行”“服务校园先进单位”“服务小微先进单位”“最具社会责任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业务发展】
1.资产业务。一是推动资产业务稳中求进、结构优化。近三年累计新增贷款近1000亿元,其中,公司授信90%以上投向了实体经济和重大基础建设项目,绿色信贷余额占比超过13.5%。重点支持了汽车和智能制造、港口物流、高端装备制造等实体企业和长江大保护相关重点项目。二是充分发挥多元化优势,积极帮助企业拓展融资渠道。作为全球协调人促成本土集团成功发行亚洲最大规模绿色债6.5亿欧元;作为主承销商为该集团成功发行全国首批“债券通”债券20亿元;成功为本土企业发放100亿元非标资金,全力支持湖北“交通强省”战略建设。
2.负债业务。不断拓宽资金来源,持续做大核心存款规模,本外币存款时点、日均余额双双突破3000亿元。一是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存款“压舱石”作用,持续提升对公存款综合贡献。提前一年实现行政事业存款“千亿工程”发展目标。二是加强资金源头营销,进一步夯实个人存款业务基础。加强公私联动,形成批量获客机制,加大对社保卡竞标、拆迁代发、保证金存款等重点项目营销力度,取得良好成效。
3.跨境金融。一是顺应湖北自贸区建设需求,研究制定《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自贸区金融服务方案》;探索自贸区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在湖北自贸区三个片区设立了3家自贸区专业服务机构,为自贸区内企业发展提供综合金融,并将武汉自贸区支行升格为分行。全年累计为自贸区内企业提供总信用额度186亿元,贷款余额达81.7亿元。二是主动加强与境外兄弟行联动开展跨境业务,推介湖北重点企业项目“走出去”和“引进来”,促成重大客户及招商项目的签约。截至年末,全行国际贸易结算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市场份额均在30%以上,位列市场第一,充分发挥跨境金融主渠道作用;连续6年荣获“湖北省外汇管理A类银行”,连续5年荣获“跨境人民币结算先进单位”。
4.投贷联动。一是积极推进投贷联动试点工作落地,组建3家科技金融专营支行,研发推出“新三板通宝”“瞪羚企业通宝”两款特色新产品,有效支持科创型中小企业。二是积极打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直通车”,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截至年末,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达到21.9%,高于全行整体增速,实现小微企业贷款“三个不低于”目标。三是充分依托中国银行集团全牌照优势,积极撮合中银国际投资、中银投、中银基金等集团旗下投资公司,联动推进“我投我贷”业务。截至年末,全行累计对21户科创企业新增2亿元信贷投放,中国银行附属机构与13家企业签订直投或股权协议,认股投资金额超过亿元,“我投我贷”业务在全国系统仅次于北京分行。
5.普惠金融。围绕“去库存”政策,积极调整个贷区域政策和产品政策,持续实施差异化个人贷款发展策略,全年个人贷款较年初新增突破200亿元,增幅位居系统前列;围绕居民在旅游、留学、购车、装修、教育、健康的消费升级需求,以卡分期和出国金融服务为核心,推出了一站式消费金融服务,累计投放超过100亿元的消费金融专项资源;围绕涉农贷款和金融扶贫,在上年创新推出“农贷1号”支农产品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两权”抵押贷款落地;围绕高校大学生消费需求,在全国研发并率先投放“校园贷”,形成打击非法校园贷的利器,开创了助农扶小和校园金融新路径;围绕金融服务网格化战略,在全省累计挂牌成立农村金融服务站112个,建设农村便民取现点139个;打造了遍布全省的100多家“中银E社区”,涵盖商圈交易、便民服务、社区公益等多项服务,打通普惠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6.金融扶贫。将党建共建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运用“互联网+公益”,开发“公益中国”精准扶贫平台,与全省15家企业签订“公益中国”公益联盟战略协议,推进银政、银企等相关各方的合作,打造“公益湖北”新模式;与全省各级党委和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结对共建,联合推动基层组织建设,打造精准扶贫新模式,省分行党委与黄冈市委签订党建结对共建合作仪式,通过三个“100”,即投放100亿元授信、帮扶100个贫困儿童、扶贫100个贫困户,全力支持革命老区和全省的脱贫攻坚。
【运营管理】
建立并完善全行智能柜台运营和管理体系。截至年末,已完成5个批次的智能柜台投产上线工作,全省27家分支行近300家网点成功投产智能柜台,网点覆盖率超过70%。自智能柜台实现大规模投产以来,全行投产网点客户取号弃号量、普通客户等候时长均实现大幅下降;智能柜台服务客户人次同期呈现较好的增长趋势,有效缓解柜台等候办理业务时间,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创造有利条件。
【风险管控】
1.风险管理。坚持全面主动风险管理理念,突出选好客户、管住高风险客户、处置不良资产三管齐下,确保全行资产质量稳定,不良资产实现“双降”。一是严格执行授信政策,加强统一授信管理。把握监管政策和供给侧改革相关要求,对授信业务实行全产品、全流程、全机构的全覆盖管理;完善内部风险信息共享和协同机制,有效防范公司、中小及个贷、信用卡等领域的交叉传染风险。二是改进贷后管理,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加强风险前瞻性分析和预判,有效加强高风险客户管控,通过多种手段化解潜在风险。三是多措并举,强力推进不良清收化解。坚持重点不良项目集中清收模式,综合运用重组升级、批量转让、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不良清收处置。
2.内控案防。牢固树立合规经营、从严治行理念,坚持“检查与整改”“制度与科技”“惩处与教育”三个结合。一是加强风险排查,及时消除内控隐患。认真开展内控案防专项治理、“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十乱象”系列专项治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严肃处理。二是坚持“制度+科技”,构建内控合规长效机制。根据内控管理形势,持续改善内控管理机制和科技手段,组织研发投产了基层机构负责人管理系统,搭建“全省中心统一接入、管理,业务集中、集中录音”的统一外呼平台,有效加强对基层机构负责人等重点人员、重点岗位、重点业务的操作风险管控。三是以人为本,积极培育合规文化。通过“学制度、讲规矩、守纪律”主题教育活动,持续开展内控合规教育,将教育活动与异常行为排查、党风廉政、内控合规管理结合起来,持续加强合规教育和案例警示教育,传导“制度红线”,强化合规意识、制度意识、规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