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2017年大冶有色金属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机构概况

2018-11-13 11:26
来源:《湖北金融年鉴》

  【概况】

  2017年,大冶有色财务公司(简称)坚持“立足集团、服务集团”的经营宗旨,以资金集中管理为基础,以创新创优创效为主线,以防范资金风险为重点,以市场化运营为抓手,激发全员活力,创造性开展工作,不断完善和发挥金融平台功能,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有效降低资金成本,企业实现良性运行和稳健发展。截至年末,资产总额38.78亿元(含表外资产19.43亿元),同比增长1.09%;负债总额32.69(含表外资产19.43亿元)亿元,同比增长0.4%;所有者权益6.09亿元,同比增长5%;实现利润总额3785万元,同比增长13.75%,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业务发展】

  1.资金结算。优化完善资金结算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资金、账户等集中管理模式,有效实现对成员单位资金管控。一是积极推动银企直连,鼓励集团公司及其成员单位与8家合作银行开展业务,实现了61家单位的127个银行账户直连。二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及时办理资金支付结算、核对,降低了集团公司财务费用。全年累计办理结算业务5.4万笔,日均办理结算214笔,日均结算金额13.63亿元,结算资金总额超过3419亿元。

  2.存放同业。强化资金运作,加大银企合作力度,及时掌握集团及成员单位资金情况、了解分析资金市场,在确保集团及成员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的同时,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收益。一是合理调配沉淀资金,操作存放同业业务21.2亿元,实现增利485万元。二是积极开展银行同业合作,向兴业银行拆借资金5000万元。

  3.信贷投放。服务集团及成员单位多元化、多层次金融需求,规范和强化信贷投放,支撑集团及成员单位业务发展。一是通过开展流动资金贷款、法人账户透支、票据贴现等信贷服务,为成员单位提供资金支持。截至年末,自营贷款余额12.26亿元,委托贷款余额19.43亿元,自营贷款利息收入3569.68万元,实现贴现利息收入17.05万元、手续费收入20.31万元。二是推进绿色信贷,为博源环保、大江环科等4家成员单位,投放流动资金贷款1.02亿元。三是开展商票、非融资性保函等表外业务1.11亿元。四是积极向银行争取评级授信、完善授信结构,新增交通银行同业授信额度1.5亿元、商票保兑额度0.5亿元,兴业银行和汉口银行续签授信额度4亿元。

  4.资金集中。一是争取集团公司的政策支持和帮助,调整货币资金结构,并加大对资金集中度指标的考核力度,促进成员单位资金集中管理。二是扩大优惠政策覆盖范围,加大实行业务手续费减免、存款上浮、贷款下降等多种方式,吸引成员单位主动归集资金。三是坚持手工归集和自动归集相结合,截至年末,成员单位存款余额13.18亿元,全年成员单位日均存款余额为11.65亿元,较上年提高2.37%;全口径资金集中度达到47.14%。

  5.票据业务。积极为成员单位办理票据贴现业务6笔,包括票据9张、金额740.34万元,办理票据承兑业务2笔、金额5058万元,满足成员单位资金需求,降低资金融资成本。

  【业务和产品创新】

  强化沉淀资金运作,在保障生产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业务,拓宽盈利渠道,提升盈利水平。一是积极开展同业约期存款业务,实现增利485万元。二是稳妥推进投资业务,开展国债逆回购业务3笔、货币基金业务1笔,实现收入10.92万元。三是申请加入人行票交所系统,取得了开展电子承兑汇票、外汇结售汇、产品买方信贷、产品融资租赁、债券承销、有价证券投资、委托投资等新业务资质,拓宽了财务公司业务范围,丰富了金融平台功能。

  【运营管理】

  在发展业务的同时,坚守合规操作与业务发展并重,做到了以质带量、质量并行、合规经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1.内控管理。一是深入贯彻“三化”建设,督促职工自觉按照制度流程办事,内控意识不断提高。二是牢固树立“体系”思维,扎实开展主要工作、关键业务流程优化活动,全面修订完善制度流程,重新汇编了管理制度手册,公司管理体系得到完善。三是严格落实“三会一层”治理机制,修订完善了公司章程。

  2.信息科技。一是持续推进核心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与优化完善,解决了自营贷款先还本后还息等问题,完成了中色集团浪潮资金管理系统查询接口、ERP支付接口的上线运行。二是更新同业拆借系统,加入上海票据交易所会员,上线上海票交所系统。获得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外汇结售汇等新业务系统的准入批复,启动系统立项、筹建等工作。三是按照银监局要求开展EAST数据采集上报工作。

  3.市场化对标。积极参与集团公司产业链金融服务工作,组织开展产业链服务调研,形成产业链金融服务意见。考察调研同业单位经验,围绕“效率提高、效益提升”,以全流程再造和监管评级指标提升为重点,对照对标基准企业、监管部门监管评级要求、集团公司管理要求找差距,制定2018—2020年市场化对标、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案。

  【风险管控】

  一是明确公司风险管理目标和政策,不断改进风险管理措施,强化风险管理力度,严格防控和化解各类风险。二是加大稽核监管力度,开展存贷款、信贷等常规审核,监管专项审核,内部专项稽核等活动,按要求落实整改,内控管理进一步加强。三是针对内外部审计反馈结果,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全面排查整改风险点,堵塞经营风险漏洞。四是深入开展风险防范工作,定期检测各类风险指标,排查完成案件风险项目9项,涉及业务547笔。五是实行信贷业务内审、终审机制,完善进口信用证商票承兑保函、融资租赁等业务合同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