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2020年汉口银行运行情况

2021-12-01 14:50
来源:《湖北金融年鉴》

【概况】

截至2020年末,汉口银行各项贷款余额2130.35亿元,较年初增加403.49亿元,增长23.37%;不良贷款率2.93%,较年初上升1.22个百分点。各项存款3032.03亿元,较年初增加212.29亿元,增长7.53%。资产总额4379.53亿元,较年初增加338.00亿元,增长8.36%。全年实现净利润10.20亿元,较上年减少11.30亿元,下降52.56%。共设分支机构181家,其中省内分支机构172家、重庆市机构9家;设立枝江汉银村镇银行和阳新汉银村镇银行2家村镇银行。

【业务发展】

1.大力发展公司业务。一是负债业务扩量提质。及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后财政资金大量外拨、核心负债来源不足等影响,快速扭转降势,控制付息率和压降高成本负债,办理中央和省级国库定期存款,按期兑付高成本主动负债。截至年末,实现对公存款余额增加141亿元。二是资产规模稳步提升。紧抓防疫再贷款政策机遇促增投放,全年累计为111户人行名单内企业发放再贷款178笔,贷款金额合计46.6亿元;清单制管理拟投放项目,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截至年末,实现对公贷款余额增加291.52亿元。三是践行金融服务使命。全面开展“送服务上门”活动,上门服务万余次;组织“金融特别行”等专项活动,对接560户企业客户,对接次数超过2000次,帮助其中155户企业客户融资218亿元。四是推动政府债营销。组织多次专题培训和座谈会,大力开展政府债综合营销工作。截至年末,累计落地专项债资金56.33亿元,较上年增加46.83亿元,增长492.93%;落地抗疫特别国债资金4.26亿元。五是业务代理资格稳步增长。强化政银合作,加力渠道建设,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沟通联络,积极争取当地业务代理资格,获取优质项目参与机会。全年新增机构业务代理资格11个。年末对公存款余额1747.18亿元,增长8.76%;对公日均存款1648.86亿元,增长16.11%;对公贷款余额1370.91亿元,增长27.01%;实现对公中间业务收入4.58亿元。

2.大力发展零售业务。一是拓展个人金融资产规模。截至年末,个人金融资产规模1834.81亿元,较上年增加262.21亿元;储蓄存款余额1147.96亿元,较上年增加261.3亿。二是发展个人消费贷款业务。截至年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444.16亿元,较上年新增88.76亿元。三是夯实借记卡业务。加大移动支付场景化应用,打造安全便捷的借记卡用卡环境,持续改善、提升客户体验,深入做好特色金融服务,创新推出“九通感恩天使卡”,为重庆援鄂医护工作者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优质服务。截至年末,借记卡保有量1418.16万张,较上年增加94.71万张。四是创新信用卡业务。创新推出“九通信用卡医护卡”,特别订制分期礼、还款礼、积分礼、减免礼、团购礼、新户礼、逢9礼、贵宾礼、生日礼等9项专属权益。全年累计发卡7603张,实现累计消费额10015.42万元,分期投放4741.49万元,荣获银联数据“年度最具特色信用卡产品奖”;创新推出“九通京东金融信用卡”,与互联网头部企业京东金融合作发行联名卡,依托合作方客户流量、消费场景、智能风控和客户营销能力开展互联网渠道获客,探索研发针对长尾客群的创新产品。全年累计发卡13372张,透支余额2708.46万元。五是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公积金委托贷款政策,坚持公积金委托贷款服务民生定位,进一步拓展普惠金融客户服务范围,全年实现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投放44.06亿元。

3.持续开展交易银行业务。一是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导向,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全年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量17.77亿元,增长242.81%。二是贴近市场和客户,新增回购式贴现、免追索贴现等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品种;开发单位大额存单转让功能,满足客户资金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需求。三是上线投产线上供应链一期优化及“中企云链”优化项目,实现企业网银电子单证(汇出汇款)功能;上线(国内)电子信用证系统并与人民银行电子信用证系统对接。全年累计实现交易银行中收2.45亿元,同比增加3848万元;国际结算量24.15亿美元,超额完成全年经营目标。

4.积极开展小企业金融业务。一是持续深化小微金融服务。单列50亿元小微信贷计划,优先满足小微融资需求。聚焦普惠型小微贷款投放,确保支小再贷款、延期还本付息、信用贷款支持、纾困贷款资金等各项惠企政策直达小微企业;合理确定贷款利率,落实小微贷款“保本微利”要求。全年累计投放普惠小微贷款近113亿元,银保监口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54.67亿元,较年初增加30.28亿元,增长24.34%。二是推出“301”贷款模式。通过汉融通平台和本行“双认证、双模型”方式,实现小微客户“3分钟申请、0人工干预、1秒钟放贷”,自上线以来共实现投放3206万元,惠及小微客户137户;与税务部门联合推出信用税e贷产品,全年实现投放3721万元,惠及小微客户124户。三是深化新型政银担业务合作。突破传统组保公司为单一客户提供担保的业务限制,创新融资担保业务新形式,积极推进“4321”新型政银担业务落地。全年银为631户客户发放贷款3.2亿元。四是全面完成“两增两控”监管目标,贷款利率5.33%,较年初下降1.19个百分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级2A级。

5.积极开展科技金融业务。实施科技金融“百千万工程”行动计划,加强科技金融客户培育和分层分类动态管理,完善科技金融差异化考核与总分联动协同发展机制。深化渠道合作,创新科技金融产品与业务模式。截至年末,科技型企业客户3418户,科技金融贷款余额232.11亿元。

6.大力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一是获得湖北银监局批准发行60亿元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资格,成功完成小微债第一期10亿元的发行工作。二是积极与发行人沟通,主动对接交易商协会,及时解最新政策,协调行内具体流程,成功为人福医药、武汉市政、中二航局发行4笔疫情防控债。截至年末,投行业务资产余额304.6亿元,全年投放92.53亿元;全年共发行12笔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份额35.65亿元;债券分销发生额165.05亿元;中间业务收人1.44亿元。

7.持续发展同业业务。一是坚持“创利+品牌”的战略定位,完善自上而下的宏观和金融市场投研分析体系以及自下而上的市场博弈和微观观察视角,把握底线并主动经营。截至年末,管理投资类资产规模1629亿元,实现投资收益约59亿元。二是完善投研体系。制定信用策略研究框架和数据库,开展国债期货、债券借贷、机构投资者行为、黄金交易等专题研究,制定票据交易策略,积极探研标准化票据等票交所创新产品,丰富票据业务模式;夯实风控基础,逐步完善、优化风险评审会议制度,积极完成非零售内部评级系统的上线运行保障,优化组合管理模式及完善组合评估机制。三是提升品牌影响力。联合同业机构和中债公司共同创设“湖北省抗疫主题基金”“长江经济带主题基金”“长江经济带城投利差因子指数”,提升湖北区域企业在资本市场影响力,支持湖北地区疫后经济复苏。加大对湖北债的投资力度,全年投资湖北债合计68亿元,支持区域发债主体信用债发行,全年合计投资9.6亿元,获得“2020年度全国银行间本币市场活跃交易商”“2020年度中债结算100强——优秀自营商”“2020年度中债优秀做市结算奖——地方政府债”等荣誉。获批债券通业务“北向通”报价机构资格,向境外机构投资者提供具备市场竞争优势的双边报价,提高汉口银行在境外市场品牌影响力。联动一二三级市场,运用票据二级市场优势服务一级市场企业客户,带动三级市场开展再贴现,再贴现业务规模近百亿,有力支持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票据转贴现业务交易量超万亿,自上海票据交易所成立以来连续四年获评“优秀银行类交易商”。

8.大力发展资产管理业务。一是完善“新资管一体化项目”系统建设。二是加强“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等外规配套制度建设。三是加强理财资金募集流程、投资运作流程和会计核算与托管流程优化和内部控制。四是进一步加快净值型产品转型步伐。截至年末,自营理财产品规模余额601.74亿元,同比增长43.78亿元,增幅7.85%。继续压降预期收益型开放式产品规模,减少封闭式产品发行数量,大力发行净值型产品新产品,整体净值化率由27.62%提升至59.80%。

9.发展网络金融业务。一是深化渠道建设、金融服务主渠道作用凸显。全年移动金融加速发展,手机银行、直销银行等渠道作为“非接触式服务”主渠道,以金融科技为驱动,有力地支持了防疫抗疫。疫情期间免除企业网银对防疫单位相关转账交易手续费,减免相关医院及慈善类二维码商户交易手续费;对医院等防疫单位制定特殊开户及服务流程,先后为火神山医院等多家抗疫单位开户、开通网银、发放抗疫津贴。疫情期间武汉市仅汉口银行为客户提供成规模的存折现金自助设备服务,共受理存折现金交易59亿元。客服中心创新推出“云端座席”远程居家服务,在疫情期间坚持7x24小时不间断运营。电子银行渠道坚持独立对外服务,全行电子银行柜面交易替代率最高达到99.74%,发挥了金融服务主渠道作用。加速优化手机 APP 等“非接触式”服务,完成手机银行 UKey转账、个人网银短信验证码转账、线上理财等近百项功能优化,新增手机云盾、云缴费、日日添利等近20项产品及服务。截至年末,个人网上银行客户达到235.57万户,增幅10.8%;手机银行客户达到226.75万户,增幅11.78%;企业网上银行客户达到6.02万户,增幅5.06%。电子银行交易额达到1.78万亿元。“易缴费”综合缴费收单平台荣获中国支付清算协会2020年颁发的“平台品牌奖”;手机银行8.0版荣获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颁发的“最佳手机银行用户体验奖”;客服中心相关业务团队荣获中国金融业客服中心发展联盟颁发的2020年“技术支持精英团队奖”“运营管理精英班组奖”等多项奖项。二是做实民生金融服务,推进“开放银行”建设,推广线上公积金提取业务,通过延长线上提取服务时间优化客户体验,实现资金归集3.5亿元,为后期扩大公积金业务代办范围打下基础。与银联开展云闪付拓户合作,全年云闪付APP有效户新增4.5万户,进一步提升本行卡活跃度。以电子社保卡为依托,切入咸宁人社市场,通过电子社保卡项目增存,新接药店300余户。加大“易缴费”平台的推广力度,深耕垂直行业,做细教育、物管等行业场景,树立行业口碑,全年线上学费代收2.5亿元。加大二维码收单业务推广工作,借助地摊经济、小店经济热点进行宣传,新增线上预约办理渠道,结合交易手续费先收后返的营销活动,加大业务推广。三是发展特色业务,推进网点智能化转型。积极推进打造“优选银行”,加快智能设备服务区建设,布设智能柜员机244台、网均1.37台。网点智能化转型成效显著,智能设备全年业务量588.4万笔,交易额975.91亿元,自助渠道对柜业务替代率71.30%。加大自助渠道存折现金服务等特色业务普及,提升养老客户服务能力,全年累计取款量63.88万笔、交易额17.52亿元,存折取现替代率54.24%。深化与省、市人社局合作,开发自助渠道三代社保卡发卡功能,引进新型社保卡自助制卡机,全行自助渠道发放社保卡43.21万张。

10.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一是推出银承免追索权贴现、平安小额保单贷、人才抗疫贷、信用税e贷、汉融通“301贷款”、汉银E信通、线上贷款微粒贷等7个资产业务类产品。二是推出单位大额存单转让1项负债业务类产品。三是推出疫情防控债、抗疫主题理财、九通信用卡医护卡、九通京东金融联名卡等4项中间业务产品。四是推出疫情防控登记系统1个系统支撑类项目。五是推出九通感恩天使卡、手机银行2020版等2个服务创新类项目。

【风险管控】

加快风险管理基础建设,全力推动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提质升级,实现各类风险的有效防控。

1.风险管理基础进一步夯实。一是完善风险管理制度。调整优化风险偏好指标体系,突出风险偏好对业务发展的指导作用,结合监管政策变化行内业务发展、系统建设需求,不断完善风险管理相关制度。对照监管要求,构建涵盖押品分类、价值评估、集中度管理的押品管理体系。二是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成功上线新一代信用风险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信息化、精细化水平。

2.风险防控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加大存量风险贷款处置力度,严控新增风险贷款,确保信贷业务风险得到有效防控。二是以“三大工具”为核心,加强操作风险相关数据监测、分析,不断提升操作风险管理水平。三是坚持“即期管头寸、短期管缺口、中长期管错配”,全行流动性水平保持合理充裕,流动性风险稳健可控。

3.合规与操作风险管理进一步加强。一是将操作风险管理与内控合规管理紧密结合,以“铁腕治不合规”为主题,组织开展“合规攻坚”。二是狠抓“强基础、强机制、强风控、强攻坚”四项重点工作,弘扬合规文化、加强制度建设、深化问题整改、强化行为管理、完善合规考评、推进案防标准化。三是通过着力构建内控合规管理体系,持续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优化内控环境,提升管理质效,促进规范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