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截至2019年末,汉口银行资产总额4050.42亿元,较年初增加865.71亿元,增长27.18%。各项存款2819.74亿元,较年初增加696.67亿元,增长32.81%;各项贷款余额1726.86亿元,较年初增加356.22亿元,增长25.99%①。不良贷款率1.75%,较年初下降0.35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净利润23.63亿元,较上年增加4.60亿元,增长24.20%。汉口银行共设分支机构181家,其中湖北省内分支机构172家、重庆市机构9家,设立枝江汉银村镇银行和阳新汉银村镇银行2家村镇银行。
【业务发展】
1.大力开展公司业务。一是拓宽负债来源,稳固存款规模。巩固核心负债,聚焦核心优质客户稳存增存。二是加大信贷投放,夯实资产业务基础。截至年末,传统表内外信贷业务余额较年初增加232亿元,增长19.34%,其中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等传统优势行业规模增量继续领跑,合计增量占比达69%。三是强化资源整合,加快交易银行转型。积极整合营销、政策及渠道资源,通过细化资本管理、精准业务定价、突出考核导向等方法,全力引导分支行开拓交易银行业务。四是推广线上产品,实现科技赋能。线上供应链平台与央企平台成功直连,线上反向保理业务成功落地,法人业务金融科技领域实现突破,票据池项目一、二期上线,持续优化电子银承在线贴现、对公网银结汇等产品服务功能。截至年末,对公存款余额1606亿元,增长20.9%;对公日均存款1419亿元,增长20.7%;对公贷款余额1030亿元,增长23.4%;实现对公中间业务收入4.62亿元。
2.积极拓展国际业务。扩大服务范围,优化服务流程,业务量稳步增长。年末具备对公或对私结售汇资格的分支行数量分别达到74家和43家,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年末实现国际结算量24.23亿美元,较上年增加4.46亿美元,增长22.54%。
3.大力开展零售业务。一是持续塑造“邻里金融”品牌,构建“心金融”“伴邻里”的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服务体系。深入开展社保卡普惠金融服务,深耕社区银行特色金融服务,创新丰富“九通”系列产品,专业价值和区域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二是个人金融资产规模实现稳步增长。截至年末,个人金融资产规模增长24.78%,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8%。三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严格落实监管部门差别化房地产信贷政策,稳步推进个人住房贷款LPR的应用。拓展线上优质合作渠道,丰富线上业务品种。四是优化信用卡业务结构。坚持信用卡业务“做熟不做生”“小额、分散”的原则,稳健开展“活存拓新”客户营销,拓展信用卡特色分期业务。五是夯实借记卡业务基础。大力发展社会保障卡、九通联名卡、九通主题卡等特色客群,深入做好特色金融服务。六是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公积金委托贷款政策,坚持公积金委托贷款服务民生定位。
4.深化开展小企业金融业务。一是持续深化小微金融服务。加大对优质产业投放,积极支持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医疗养老、教育旅游、体育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盈利能力强、销售稳定的小微企业。强力支持结构性优势行业投放,重点加大对国计民生及抗周期性行业、高新技术领域,园区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加强重大项目金融配套,重点加大对为大企业或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做配套服务的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截至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7.73亿元,较上年增长26.13%;贷款户数6975户,较年初增加683户;圆满完成“两增两控”目标。二是强力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构建汉口银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金融服务体系,出台《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提出35条举措。积极开展银企对接和优惠政策宣传活动,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民营企业座谈会”。再次梳理优化小微融资业务流程,提高标准产品全流程作业效率。三是积极创建小微金融服务新方式。开发小微企业融资产品“信用税e贷”,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评价,采用全线上自助贷款流程,具有申请便捷、审批快速、随借随还、信用免担保的特点,有效破解小微企业“无担保”困局。
5.大力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发行35.1亿元个人住房贷款资产支持证券(RMBS),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落地多笔“首单”主承业务,“承揽、承做、承销”的业务能力迈上新台阶。获B类独立主承销资格,成功完成独立主承销业务2019年度武汉市政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工作。截至年末,投行业务资产余额337亿元。全年投放116亿元,投行资产余额新增33亿元。全年共发行债融主承业务21笔,承销份额65.1亿元,较上年增加14.6亿元。
6.持续开展科技金融业务。实施科技金融“百千万工程”行动计划,开展科技金融客户分层分类管理和培育。完善“投贷联盟”合作机制,进一步扩大投贷联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在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上开展创新,完善科技金融考核和发展机制。全年服务科创板“种子企业”36家,办理“科创上市贷”业务综合授信金额合计3.75亿元。截至年末,科技型企业客户2713户,科技型企业表内外信贷业务余额279.74亿元,其中表内贷款余额(含贴现)193.15亿元。
7.积极开展金融市场业务。一是进一步完善“风控优先、投研驱动、资负平衡”的内部控制体系和业务决策机制。二是持续提升组合管理和交易能力。在组合管理方面,通过长期资本市场假设、均值方差模型等工具的运用,实现各类资产的合理搭配,优化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在债券交易方面,结合宏观利率环境和资负管理目标,定期制定利率走势分析报告,提出债券投资计划。开展交易员的分仓实操运作,提升交易员的专业技能。三是探索同业客户管理新模式。对重点客户开展尽调、拜访、排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寻求合作机会、更新客户数据、提高合作协同性。构建客户管理打分卡模型,实现数据回溯分析,建立客户和策略的二元管理机制,有效控制道德风险,提升服务效率。截至年末,自营投融资业务规模1653.33亿元,实现考核净利润约12.95亿元,实现EVA约10.79亿元。四是积极发展票据业务。在保证流动性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做好交易配置,做到持票能生息、交易可获利。做好跨市场联动,通过“直转通”“直再通”产品打破市场壁垒,以票据金融服务企业,年末再贴现业务份额在武汉市占比达到20.36%。跟进开展票交所“贴现通”产品、票交所场内资管投资业务、票据直融投资业务,实现票据业务“多元化”发展。以票据转贴现市场优势为带动,加强联动营销,推动票据业务一、二、三级市场协同发展。通过票据评价委员会的机制,在保持“六零”风控记录的同时,人均利润、资本回报及资负息差均高于同业平均水平,处于同业第一梯队。连续三年获评票交所“优秀银行类交易商”,被选为省再贴现示范行及经开、东湖高新票据示范区主办行。全年票据转贴现业务交易量近7000亿元,创利过亿元,资负息差63BP,跑赢了市场大盘。
8.大力开展电子银行业务。一是深化线上金融服务,加快互联网银行转型。全年完成电子渠道及互联网金融创新20项,个人网银、手机银行、直销银行累计升级28次。推进手机银行、直销银行改版,进行业务流程优化。推进手机银行与直销银行进行物理融合,新版手机银行集成直销银行APP,实现信任登录。响应监管要求,完成手机号码支付项目建设。积极拓展应用场景,推出手机交通罚缴服务。二是丰富业务应用场景,做大民生金融市场。以电子社保卡为依托,切入当地人社市场,增加人社机构存款,实现药店个人客户和公司客户拓户和增存;与银联开展云闪付拓户合作,开展全行营销,云闪付APP有效户新增2.7万户。推广线上公积金提取业务,提高流量转化效率。全年直销银行上线铁路职工购房转账提取、还商贷提取、组合贷提取等9项新业务,公积金提取业务较上年增长240%。开拓停车场无感支付新场景,接入无线飞翔停车场64个。抢占教育培训缴费市场,实现线上学费代收近1亿元。三是推动全行智能化建设。组织16家网点完成智能设备服务区改造工作。完善智能设备系统建设,全年累计完成49项新功能上线及63项业务程序优化。加快网点自助存折取款功能改造,提升养老客户服务能力,武汉地区办理存折取款同比增长24.69%。智能设备和社保卡自助补换卡机累计发放三代社保卡36.67万张,替代率71.81%。截至年末,个人网上银行客户212.61万户,手机银行客户202.85万户,企业网上银行客户5.73万户;电子银行交易额达到2.1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2.37%。
9.积极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一是推出线上反向保理、平安产险个人保证保险贷款、“科创上市贷”、科技型企业比例分险再担保贷款、线上“借呗”业务、平安普惠个人保证保险线上消费贷款、蚂蚁金服“花呗”联合贷业务等7个资产业务类产品。二是推出大额存单优化升级负债类产品。三是推出个贷资产证券化(RMBS)中间业务类产品。四是推出电子银承委托代理贴现业务、电子商承委托代理贴现业务、医院线下扫码支付、九通薪金宝等4个服务创新类项目。五是推出普惠金融综合业务系统、智能设备统一应用平台三期开发项目、手机银行2019版等3个系统支撑类项目。六是推出非零售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咨询及系统实施项目。
【风险管控】
1.加强风险管理。完善风险偏好的制定、传导和评估机制,不断提升风险偏好管理的精细化水平,突出风险偏好对业务发展的指导作用。加强宏观审慎监测分析,MPA宏观审慎管理能力持续提升。结合监管政策变化、行内业务发展,加快完善全面风险管理相关制度。推进新一代信用风险管理系统群、非零售内部评级系统、零售内部评级系统等系统建设,提升系统化管理水平。加大风险管理岗位人员的培训、考核力度,推动风险管理队伍专业素质的提升。
2.提升信贷业务风险防控水平。按照“坚持服务发展、坚持服务实体、坚持服务居民消费、坚持绿色发展、坚持效益优先、坚持审慎合规”原则开展信贷业务,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根据经营机构管理水平、业务特点,实行区别化、差异化授权,强化跟踪监测、动态调整。完善问责制度,加大追责问责力度,加强对信贷业务全流程的有力管控,充分发挥责任追究的震慑力。制定方案,压实责任,多措并举,在加大存量风险贷款处置力度的同时,严控新增风险贷款,确保信贷风险得到有效防控,信贷资产质量持续平稳向好。
3.加强合规与操作风险管理。将监管部门倡导的“内控合规管理巩固年”“案件警示教育”“内控制度再优化月”活动与“铁腕治不合规”工作紧密结合,开展合规建设“每月一主题”活动,将合规学习、培训、考试、检查等工作贯穿全年,聚焦内控薄弱环节,加大从严治行力度,持续推进合规教育、制度建设、案防检查等工作,不断强化合规管理,优化内控环境,促进规范经营。
注:①各项存贷款为人民银行统计口径,包括湖北及重庆地区,资产规模、利润为审计后母公司口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