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15年,湖北银行顺利完成董事会、监事会及各专业委员会的换届工作,建立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层履职评价制度和高级管理层年度考核体系,公司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初步搭建战略管理框架,制定《湖北银行战略管理办法》、《2015年度战略实施评价办法》,首次对全行组织开展战略执行评估,有效推进战略规划的落地。健全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管理考核体系,制定2015年资本管理年度计划,并按季开展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监测,实施动态资本管理。年内完成86项核心系统、89项信贷系统业务需求开发,票据业务系统、理财资管系统等一批新建项目成功投产。稳步推进网点建设,全年共开业9家支行、20家社区支行和1家小企业金融服务分中心,另有4家支行领取金融许可证待开,4家分支行获湖北银监局批筹,11家离行式自助银行获总行批复设立。
截至2015年末,湖北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088.5亿元(人行统计口径。按湖北银行统计口径,存款余额为1116亿元),比年初增加173.9亿元,同比多增117.5亿元,增长19%,比全省平均增幅高7.3个百分点,占全省存款总量2.66%,同比提升0.18个百分点。表内外信贷投放总量894.9亿元,比年初增加123.1亿元,增长16.0%,其中,表内贷款余额747.6亿元,比年初增加109.3亿元,同比少增7.9亿元,增长17.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2个百分点,占全省贷款总量2.64%,同比提升0.01个百分点。
【业务发展】
1.公司业务。年末全行对公存款余额705.6亿元,比年初增加128.3亿元,同比多增141.1亿元,增长22.2%,比全省平均增幅高6个百分点。年末公司贷款余额562.9亿元,比年初增加71.5亿元,增长14.5%。一是优化资产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全行大型企业贷款新增占比31%,增量结构率先实现“三个1/3”的结构调整目标。二是结算存款增加,有效改善“重派生、轻结算”的揽存模式。通过深入开展销售资金归行提升活动,全行结算性存款较年初增长93%,结算性存款占用信敞口比例15.2%,较年初提升7.1个百分点,达标客户率28.6%,较年初提升14.5个百分点。三是深化与政策性银行合作,积极参与政府类项目。代理国开行棚户区改造项目资金约178亿元,广泛开展棚户区改造前期搭桥贷款等业务。
2.个人业务。年末全行储蓄存款余额382.9亿元,比年初增加46.8亿元,同比少增22.6亿元,增长12.8%,比全省平均增幅高2.4个百分点。年末全行零售贷款余额121.5亿元,比年初增加6.2亿元,增长5.4%。一是转变零售经营方式。全面实施“八个转变”,将批量获客和打包销售作为零售获客与零售产品销售的主要方式。二是批量化建设社区银行,建设和管理模式逐步固化。年末社区银行达到21家(另申报批开6家,筹备开业5家),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98亿元、0.89亿元,单点建设成本和年度运营成本分别为传统网点的40%和30%。三是开展代理业务。实现全省水费、电费、话费、燃气费、ETC费用等项目代缴,代理国开行拆迁款5.8亿元,实现贵金属销售2402万元。
3.住房金融与个人信贷业务。一是推出信用类个贷产品“臻薪贷”,加强对优质代发客户的批量营销,满足其消费支出的短期资金周转需求。二是有序推进综合类个贷产品“房抵贷”实施,满足全行中、高端客户标准化、批量化的信贷需求。三是消费信贷中心正式运行,累计发放零售贷款1.11亿元。四是联合湖北消费金融公司发行联名卡,累计发卡2500张,增加储蓄存款470万元。
4.“三农”业务。2015年,全行“三农”类贷款增长23.36%,比全行贷款平均增速高3.41个百分点,“三农”类贷款增量比上年多增加3027.22万元,新增占比提高0.15个百分点。重点支持种养殖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生产主体,积极支持农机经营项目企业,支持循环农业、精细农业、休闲农业、有机农业等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发展,支持上、下游农业链条产业。
5.投资银行业务。全行投行业务显著增强。全年实现项目投放8个、金额17.2亿元,在PPP、定向增发、结构性融资、名股实债等多款投行产品上有破冰之举,年末储备投行项目54个、金额232亿元,占表内外融资储备金额的37.8%。
6.银行卡业务。一是成功发行信用卡,弥补湖北银行贷记卡产品的空白,有效获取零售客户,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提升品牌形象和客户知名度。二是精准营销,成功发行羊年生肖卡,并配套专属理财产品实现打包销售。三是联合湖北省消费金融公司推出消费金融公司联名IC卡,并绑定消费贷款、分期贷款等信贷产品实现公私联动。四是协助宜昌、孝感、随州分行发行宜昌一卡通和宜昌、孝感地区社保卡、随州创业联名IC卡,服务地方居民,实现批量获客。五是配合个人业务“臻薪贷”产品开发臻薪卡,实现产品打包销售。
7.电子银行业务。为适应移动金融发展趋势,先后建设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以及直销银行等电子化渠道,其中,网上银行客户19.8万户、手机银行客户16.5万户、微信银行1.5万户。直销银行上线2个月实现开户21190户,行外卡占比61.2%,用户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8.同业业务。2015年6月,湖北银行获批成为市场利率定价自律组织成员单位,为扩充新的负债渠道,成功发行首期同业存单10亿元。截至年末,累计发行同业存单130亿元,时点余额55亿元。积极探索同业投资业务新模式,通过定向资产管理计划投资契约性基金,基金入股政府特许经营的随州市殡仪服务公司,为随州城投公司实施1亿元PPP项目融资。对优质企业主推“投行业务+结算业务”模式,与东方资产武汉办合作实施8亿元恒大武汉融资项目。
【业务(产品)创新】
1.互联网业务创新。2015年,湖北银行直销银行——天空银行正式上线,推出“闪电付”等六大产品线。年末活期存款类产品“日盈存”时点余额3920万元,星理财累计发售21期,销售金额达到3.1亿元。业务发展呈积极态势,实现吸引增量客户、改善客户结构、立足湖北、辐射全国的目标。
2.个人业务创新。发行标准信用卡、羊年生肖卡、消费金融公司联名IC卡等银行卡产品,开发活期宝、大额存单、臻心贷、房抵贷等资产负债产品,上线超级网银、移动营销、银联多渠道缴费等渠道平台,研发新理财、信用卡、绩效管理、CRM等支撑系统,进一步完善全行零售产品体系。
3.公司业务创新。大力发展PPP及产业基金等投行业务,助力政府基础建设,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截至年末,全行已营销投行项目共62个,业务金额总计249.23亿元。投行项目涉及五类主要业务品种:债务融资及配套业务类8个,金额总计48.6亿元;非信贷直投业务类33个,金额总计101.31亿元;权益融资业务类3个,金额总计1.62亿元;基金和PPP业务及衍生业务类15个,金额总计89.45亿元;同业投资业务类3个,金额总计8.25亿元。
【运营管理】
加强会计结算管理。通过总分行的检查、整改、辅导,湖北银行2015年营运质量和营运风险防范能力明显提高,基层网点的制度执行力显著增强,全年安全营运无事故。全年检查营业网点86家,实现营运检查分行(中心支行)100%全覆盖;全年共抽查业务6000余笔,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此外,取得“超级网银”及“电票系统”资格,在结算渠道方面达到同业水平;事后监督及预警系统上线运行,实现对武汉城区机构的监督和对武汉城区支行会计凭证的电子化管理;取得武汉地区现金领缴资格,达到武汉地区银行同业现金业务水平;优化武汉城区现金调拨与预约操作流程,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减少现金占用;全面落实会计主管委派制度,提高会计结算质量;推行星级柜员管理,优化柜员人员结构,提升人员活力。
【风险管控】
1.加强信贷风险管控。全面加强信贷全流程管理。一是严格实行风险防控目标责任制、风险化解“一户一策”制、风险责任清收制。二是实施差别化授权,增强风险防控针对性。对分支行按照打分情况实行ABCD四个不同等级授权,并按季监测、半年调整。三是主动调整信贷结构,加强贷前风险防控。一方面加大对优势行业、优质客户的信贷投放力度,优先支持类行业贷款占比由年初的29.81%提升到年末的39%;另一方面有效控制产能过剩行业授信,全行净压缩退出产能过剩行业授信4.7亿元。四是加大检查强度,主动查找风险隐患。组织开展“两个加强、两个遏制”专项检查、“信贷行为审慎年”活动以及信贷业务全流程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予以问责处罚。五是改革与授信中介机构合作方式,提高授信审批质量。实行总行统一委托、统一付费,开展中介机构合作后评价。六是扎实开展贷后管理,强化薄弱环节风险防控。开展贷后管理直查、贷后监测及评价,评价结果纳入全行综合经营绩效考核,与下年度信贷审批授权挂钩。七是实行贷款十级分类考核,传导风险防控压力。将信贷资产考核由不良贷款扩展到包括关注贷款和不良贷款余额控制。八是加强风险化解和不良清收,缓解风险防控压力。扎实开展风险贷款化解“攻坚战”活动,并取得有效进展,全年累计化解风险贷款22.6亿元。通过建立不良贷款集中清收机制、批量转让不良资产、鼓励面向社会投资者转让等措施,全年清收处置不良资产13.2亿元。
2.加强风险体系建设。一是完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制定《湖北银行风险管理基本制度》,进一步明确风险管理体系,由风险管理部负责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成立法律合规部负责全行操作风险管理。实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息科技风险的管理部门和责任部门的职责分离,构建相互独的立风险管理三道防线。二是统一全行风险管理委员会运作模式。出台专业委员会的议事规则,将7个专业委员会的会议方式进行统一,规范会议审批和会议审议模式。三是出台风险政策指导全行风险管理。出台《2015年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意见》、《关于2015年下半年风险防控与化解工作的指导意见》、《2015年公司类授信审批指导意见》等文件,跟踪落实全行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四是开展风险计量。在风险管理部下设风险计量管理团队,在行内统一竞聘计量团队主管。改造信用评级模型、维度、具体要求,完善贷款定价系统,对市场风险VAR进行定期计量监测,对流动性风险和房地产和平台贷款进行压力测试。
3.加强内控管理。为完善内控合规体系建设,制定相对完备的制度框架,湖北银行开展为期一年的“内控合规与操作风险”体系项目建设。项目完成全行共594个制度的编撰和修订,建立了覆盖全行各项业务的制度框架体系,实现制度的系统性、完整性;总行各部室完成1102个操作风险点和64个关键风险指标的识别与控制工作,明确各项业务管理的重点环节和风险要点;建设并上线湖北银行内控合规与操作风险(GRC)系统,全行的内控合规与操作风险管理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