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2020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北监管局运行情况

2021-11-25 16:49
来源:《湖北金融年鉴》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一)推进注册制改革落地。2020年,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由增量市场扩展到存量市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正式推行,新三板精选层公开发行拉开帷幕。为深入贯彻落实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湖北证监局积极转变工作方式,优化指导服务,年初将辅导工作从线下全面转线上,全年完成辅导验收 20家。2020 年全年新增的8家上市公司中,有3家科创板,1家创业板,企业上市速度大幅加快。

(二)提升上市公司质量。2020年湖北资本市场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制定上市公司质量提升行动方案,上市公司董监高合规意识得到不断强化。支持湖北上市公司通过绿色通道开展再融资、并购重组,以扩大主业,实现高质量发展。2020年,全省上市公司实现融资851.56亿元,其中,股权融资424.84亿元,债权融资426.72亿元,约 64%的股权融资金额投入到计算机、通信和其他设备制造业以及医药制造业,进一步促进了湖北优势产业的发展;约50%的债券融资金额投入到金融行业,有力支持了湖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三)促进四板市场深耕湖北。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进一步发挥服务省内中小微企业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持续为小微企业提供挂牌融资服务。截至2020年12月末,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作为唯一指定的湖北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机构,累计托管登记企业总数达6602家;累计托管总股本1867.45亿股;股权挂牌交易企业5594家、挂牌项目8个,其中“种子企业板”36家,“股份公司板”3123家,“科技版”企业2549家,“青年创新创业板”企业133家、项目8个,“海创板”企业40家。挂牌公司总股本669.92亿股。2020年累计为企业办理了2521笔股权转让过户手续,转让总金额42.47亿元。累计为85家企业开展股权融资业务 275笔,实现融资总金额360.21亿元。

(四)加强要素市场建设。自2020年4月大商所获批开展生猪期货交易以来,积极做好辖区生猪期货交割库调研工作,联合湖北省证券期货业协会、辖区期货公司成立生猪期货调研小组进行实地调研,积极推进湖北企业申请设立生猪交割库。支持辖区期货经营机构充分运用“保险+期货”等金融工具,帮助农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好风险管理,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市场主体监管】

(一)加强精准监管。以风险和问题为导向,坚持分类、差异化监管。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聚焦重点公司,围绕资金占用、违规担保、商誉减值、业绩承诺等监管重难点,强化监管力量。对机构的监管聚焦法人主体,围绕自营、资管、信用投行和公司治理、境内外风险传导等重点业务重点领域,加强监控预警。强化三板和私募监管,对符合精选层申报条件的挂牌公司、规模较大的民营股权类私募机构及存在风险线索的私募机构和挂牌公司,开展重点监管。

(二)强化年报审计监管。督促东方金钰、斯太尔审计机构妥善发表审计意见;严厉打击审计机构违法违规行为,针对亚太(集团)所因自身原因临时终止上市公司会计差错审核业务、影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情况予以惩戒。实施“一拖二”检查,对上市挂牌公司和执业的券商、审计机构同步开展检查,督促中介归位尽责。严肃追究凯迪生态、东方金钰和盈方微等公司财务造假中未勤勉尽责的5家中介机构责任。

(三)严格开展执法。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响,按照“先本地后异地,先审底稿后现场核查”的模式,科学统筹调配资源,共开展现场检查105家次,作出行政处罚7起,采取行政监管措施44份,移送稽查立案3起。构建“管查审”协作机制,落实“总对总”机制改革,改进案件组织管理,提高稽查执法效能。全年共办理各类证券违法违规案件31起,办结19起,平均办案周期缩短4个月。

(四)提高上市公司和证券期货行业质量。以辅导监管为抓手,提高上市后备企业质量完成13家企业辅导验收。制定上市公司质量行动方案,围绕新《证券法》《公司治理准则》开设“新政讲堂”,通过培训强化上市公司董监高合规意识。落实退市制度改革部署,推动通过破产重组、并购重组、主动退市等方式实现存量风险出清。编制下发《湖北辖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监管通讯》,引导行业规范经营持续推动廉洁从业文化建设。

(五)强化科技监管赋能。组建科技监管小组,全面落实科技监管工作部署要求。活用线上平台、大数据平台等信息化工具,开展线上培训、舆情监控、现场检查等工作,促进科技与业务融合,提高监管质效。

【风险防控】

(一)持续压降股票质押风险。压实大股东主体责任,推动高比例质押大股东通过协议转让股份、司法拍卖、引人战略投资者、发债等方式降低质押比例,探索多种路径推动上市公司质押风险化解。

(二)推动重点公司风险化解。定期开展上市公司风险排查,对风险公司摸底“画像”、分类施策、局所联动,一司一策制定风险化解路线图,逐家督促推进上市公司采取并购重组、再融资、控股权变更等差异化措施化解风险。充分发挥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地市州政府、湖北证监局加上市公司的“3+1”风险防控协作机制作用,推动地方政府落实属地责任。

(三)推进债券违约风险处置。扎实做好债券日常风险监测,及时筛查违约风险,牢牢抓住风险化解窗口期,按照债券类别和回售时间,建立台账,加强监测,做好风险预警和政策指导。积极引导违约债券发行人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方式进行风险处置,努力推进存量违约风险处置化解。全年完成44只债券风险排查,通过督促发行人落实偿债资金、压实受托管理人责任。

(四)有效管控证券期货机构风险。强化疫中疫后流动性风险管控,推动长江证券、天风证券分别发行100亿元、70亿元金融债补充资本。加快推进资管业务规范整改。顺利推进新时代证券和国盛证券在湖北分支机构的托管工作。

(五)重点防范新三板挂牌公司风险。结合经济环境和湖北新三板挂牌公司特点,高度重视舆情监测和投诉举报,全面分析挂牌公司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风险排查。2020年,对4 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开展现场检查。

(六)严防以私募基金名义从事非法集资。充分利用信息系统、网络资源和投诉举报线索,对辖区所有私募机构进行全口径风险自查和风险信息筛查。强化非现场风险监测。对涉嫌以私募基金名义从事非法集资的情形第一时间向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全年对29家私募机构开展现场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别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七)配合做好区城性股权市场风险防控。积极落实与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签订的监管合作备忘录,坚持存量化解、增量审慎、不诱发新的风险的基本原则,督促做好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私募可转债的规范工作。2020年,区域性股权市场未新增重大风险。

【投资者教育与保护】

(一)织密投保宣教网络。主动适应疫情防控时期的特殊环境,利用网络新媒体,依托“两张网”(湖北证监局网站和辖区投教基地网站)、“五朵云”(云参观、云直播、云宣传、云课堂、云演绎)开展线上立体式宣传。下半年,随着疫情形势向好,联合襄阳、宜昌、恩施等金融监管局开展“心系投资者、普及新法新规”活动,组成巡讲团上门送投保。

(二)畅通调解信访渠道。快速调整,确保疫情特殊时期投资者服务工作不断线。面对“封城封村”现状,设立调解申请专线。指导调解组织迅速转化线上办公,引导新增案件线上分流。通过线上方式、电话方式开展调解75件,其中,调解成功66家,司法确认6家。指定专人 24 小时负责信访来电的接听和办理,共接受投资者举报、投诉及各部门转办事项301件,辖区未出现因疫情防控影响引发的负面舆情炒作事件。

(三)强化非法源头清理。加强与地方信用办工作联系,以诚信建设为切入点,将严重违法失信行为的“害群之马”挡在门外。全年共接受公众查询26批次、涉密查询50人次,新录入诚信信息61条。健全打非工作机制,联合相关部门建立金融广告甄别小组。开展“股市黑嘴”“非法荐股”、场外配资及相关“黑群”“黑APP”专项整治行动,及时曝光“黑名单”,发布风险提示,挤压非法活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