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18年,中国人寿湖北省分公司(简称)实现保费收入162.8亿元,同比增长8.5%,高出全国平均增幅3.5个百分点;全年为6401万人次提供风险保障共计38559亿元。分公司下辖1家省公司、13家地市分公司、3家省直管支公司、137家其他支公司、982家乡镇营销服务部,拥有合同制员工4288人。
【业务发展】
1.加快业务转型升级。一是大力推进销售模式转型,持续实施“康悦+”健康险销售战略,全年实现保障型个险保费收入9.52亿元,同比增长79.76%,完成年度预算的131.5%;大力推进周单元经营,提升员工专业技能,通过健康险“TV32”技术加快销售模式转型。二是推进销售模式向“三化”转变,提出“全面保、全家保、家族保”的销售观念,细分客户类别,促进精细化经营。全年实现保障型10年期产品保费收入8252万元,保规队伍的保障型期交月均举绩人力达1808人。
2.推进服务民生工作。为全省12个市(州)、57个县(市、区)1562万名居民提供大病保险服务,给付大病赔款7亿元;在622家定点医疗机构(二级以上324家)开通即时结报服务,全年给付大病保险赔款3.1亿元;农村小额人身保险承保1008万人,给付赔款8606万元;承办学生平安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建工险、计生险等民生保险服务,给付赔款5.5亿元;为全省6.3万家小微企业提供100亿元风险保额。
3.大力支持重点项目。以股权、债权等多种方式投入480亿元保险资金,支持省内武汉地铁、武汉城投、武船重工等重点项目,全年缴纳各种税款3.88亿元。
【助力扶贫攻坚】
一是投入精准扶贫及各项捐赠资金3552万元,为全省20多个县(市、区)的200多万名精准扶贫对象办理医疗和意外伤害保险。二是为全省提供就业和再就业岗位6万个,发放佣金15.2亿元。三是正式成立由中国人寿集团公司设立总规模为2亿元的国寿—丹江口绿色扶贫产业基金和总规模为3000万元的国寿郧西教育扶贫基金。
【客户服务】
加强客户服务,不断提升客户体验。全年无纸化投保案件突破24万件,为客户提供电话服务327万人次,为客户提供理赔服务58万人次,给付理赔金17亿元,平均理赔支付时效0.92天,同比缩短3天。开通3000元以下赔款实时支付功能,最快的赔案从申请到支付仅用23分钟。为267万人次客户提供各类保全服务,其中,为13万人次客户支付满期金共计34亿元,为22万名客户提供保单借款共计39亿元。各级公司开展“国寿客户节”“国寿700健·跑”、少儿绘画等特色线下客户服务活动45场,开展线上获客服务活动681场,参与客户150万人次。
【运营管理】
1.加强队伍管理。全力保障业务发展,建立了24小时响应机制,在关键发展节点采取“5+2”“白+黑”式轮班工作制。全年开展送培训进职场2210次,积极探索“e宝经理”驻场服务模式,在45家柜面招募“e宝经理”761人。
2.加强教育培训。一是强化教培力量配置,在31家支公司成立教育培训部,在96家支公司设立教育培训岗。二是提升销售队伍建设,全年共举办新人育成培训3985期,培训85809人;主管育成培训410期,培训23443人;导师晋级培训128期,培训6814人;需求导向式销售培训221期,培训合格15495人。三是加强干部、员工培训,全年共对285名新任岗位人员、99名新入职员工、90名青年干部进行培训。
3.加强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大力推进国寿e宝、e店、e柜、e职场和PAC等创新产品的推广和应用,通过“国寿活动+抽奖+拜访”等场景创新,全年实现线上获客65万人,处理各类工单3.1万件,完成各类系统升级149次,并积极推进“大外网小内网”“数字化网点运营”“指挥中心”等信息化建设。
【风险管控】
认真落实打赢风险防范攻坚战的各项要求,着力构建管全程、管全面、管全员、管长远的风控体系。
1.强化合规意识。以保监会136号文列示的销售十条禁令等为内容印制职场风险文化宣传品,张贴到1000多个营销职场;编写《县支公司重点风险防范指引》《强化遵纪守法,坚守职业道德,防范案件风险》(销售人员版)和《强化纪律规矩,提升责任担当,筑牢风险底线》(干部员工版)等警示教育课件,深入基层开展职场风险防范警示教育宣讲活动,对全省55名市、州分公司领导班子成员,29名省公司中层干部和145名县支一级公司经理进行轮训。
2.加强风险排查。在各级公司、各条线组织开展“治理销售乱象,打击非法经营”自查自纠、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风险大排查、2017年乱象整治“回头看”和2018年保险乱象整治、打击非法商业保险活动专项行动、2018年保监会风险排查、非法集资专项排查、洗钱风险排查以及自媒体保险营销宣传行为自查等一系列排查和整改工作。
3.强化风控体系建设。省、市两级分公司下沉风险管控资源,有效整合监督项目,对县支公司开展经济责任、销售管理、反洗钱、非法集资等方面的检查,严格检查流程,规范报告管理,提高县支公司监督检查效果,完善体系建设,排查突出隐患,堵塞风险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