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2017年国元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运行情况

2018-11-13 09:54
来源:湖北金融年鉴

  【概况】

  2017年,国元农业保险湖北分公司(简称)坚持以服务“三农”为重点,实行农业保险业务、健康保险业务和财产保险业务并存发展的模式,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截至年末,分公司在全省共设9家县级支公司、2家营销服务部。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2358.32万元,其中,商业保险保费收入10746.47万元,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611.85万元。商业保险综合赔付率(含IBNR)69.17%;农业保险综合赔付率(含IBNR)71.67%。

  【业务发展】

  1.积极承办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与全省2017年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机构区域划分招标工作,取得武汉市新洲区、黄梅县的油菜、棉花种植保险经办权和京山县的小麦大灾保险经办权。截至年末,公司承保棉花64681.91亩,保费收入181.11万元;承保油菜172836.04亩,保费收入172.84万元;承保小麦116575.5亩,保费收入238.50万元。各县级支公司全面突破,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抢占能繁母猪养殖保险、森林保险市场份额。8家支公司中,获得能繁母猪养殖保险经办权的有5家,共承保能繁母猪29973头,保费收入179.84万元。竹溪支公司积极推进打造保险扶贫示范区,承保森林保险40.33万亩,保费收入60.49万元。

  2.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农业保险。一是积极争取财政资金补贴天门市水产养殖保险。天门支公司推动市金融办、水产局等部门出台水产养殖保险试点工作政策,通过调研水产行业现状和渔民保险需求,推出相应的保险产品。全年独家承保地方特色淡水养殖保险8.52万亩,保费收入604.70万元。二是积极争取财政资金补贴竹溪县蔬菜种植保险。竹溪支公司积极助推保险扶贫,与市蔬菜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给予贫困户一定优惠。全年承保食用菌41.2万镑,保费收入11.14万元。

  3.积极承办特色农产品保险。参与武汉市农业保险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为经办主体资格审定、险种选择、保险产品拟定献计献策。创新开发特色农产品保险险种8个。截至年末,承保武汉市特色农产品保险险种4个,承保大棚蔬菜和水果2058.28亩、鱼塘20595.88亩,实现保费收入253.70万元。

  4.不断拓展新业务渠道。一是加强与已有渠道的沟通协调,形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向基层辐射出单网点,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二是大力拓展新业务渠道,全年新增10个业务渠道,并在车商渠道、政府网上采购平台、网销渠道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5.及时调整业务结构。注重产品结构,严控车险质量,积极发展非车险业务。对分公司承保标的分渠道、车型、险种等进行多维度数据分析,及时调整承保政策,执行差异化费用政策,实时监控交强险、私家车占比。大力拓展非车险业务,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40.5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8.61%。其中,洪湖支公司开办“学平险”,实现保费收入27.26万元。

  6.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加强直销团队和农村营销员队伍建设,推动分支机构商业险发展。全省各分支机构均建立至少1个直销团队,共有销售人员30人、农村营销员257人。加强管理和培训,充分发挥农村营销员深入农村、贴近农民的优势,持续推动分支机构的商业险发展。全年8家支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192.32万元,较上年增长1036.49%。

  【客户服务】

  1.逐步实现自主查勘,提高客户体验度。逐步回收公估公司查勘权限,实现对武汉市自主查勘全覆盖。各机构配备兼职查勘人员,负责该区域出险标的的客户服务,并在襄阳地区派驻理赔团队专门负责。

  2.优化理赔流程,加强考核力度。认真梳理、规范现有制度,优化、简化、固化理赔服务流程。建立理赔案件分类差异化处理机制,严格执行小额快处快赔案件流程,提高处理时效;成立疑难案件快速处理小组;加强省外双代案件的管理,对双代案件执行“双介入”。截至年末,商业保险案件结案率为90.55%,较上年增长3.26%;案均处理时效18.37天,较上年下降5.65天;综合赔付率69.17%。

  【风险管控】

  一是加强内控合规建设。定期对业务部门承保、理赔档案、单证、系统录入、清单筛选等进行督查,对存在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二是强化预算控制,进行标准化管理。严格按照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强化预算管理,规范财务报销流程;严格落实费用的分项管理,控制费用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