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2015年渤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机构概况

2017-11-17 09:58
来源:武汉金融网

  【概况】

  2015年,渤海财险湖北分公司(简称)坚持合规经营,加快效益发展,积极打造中国保险行业精品公司的品牌形象。截至年末,在全省设立三级机构8家、四级机构10家,网络布局更加完善,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全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6208.38万元,连续3年保持快速增长,实现3年翻一番。预算达成率为103.9%,同比增长19.57%,同比净增保费2652.87万元,预算达成率在渤海财险系统排名第3位。其中,车险保费收入14073.74万元,预算达成率为111.08%,交强险占比为22.93%;非车险保费收入2134.64万元,占比为13.17%,非车险保费预算达成率72.85%。综合成本率为99.44%,综合赔付率为57.27%,实现承保利润126万元,利润总额268.35万元。2015年,公司被授予“精品机构”等荣誉称号。

  【业务发展】

  1.差异化发展车险业务。一是细分车险市场,支持发展车险效益业务,优先向鼓励发展的非营运车、2吨以下货车,向大渠道、车商渠道、大客户,向赔付率低、效益好的机构配置资源。二是严控高赔付率业务,对赔付率高的交强险业务实行零费用及扣除展业费用等措施,对禁止承保的业务实行零费用;对限制承保的业务配置低于市场的销售费用。交强险占比始终控制在23%以下,限制承保及禁止承保的业务控制在预算范围内。三是差异化配置政策。根据机构经营业绩、管控能力及资源优劣,在全省推行车险的成本给付与赔付水平联动管理机制,即按照“优质优价”原则配置保单成本政策。在搭建好常规管理模式的同时,甄选重点机构推进特色化业务。

  2.择优发展非车险业务。一是重点加大非车险大项目的招投标力度。明确规定分公司总经理室、各机构负责人必须参与大项目、大渠道、大客户的跟进,定期发布大项目信息,积极参与各类招投标业务,集中资源全力推进大项目的拓展。二是加大与经纪公司的合作力度。三是培育非车险业务团队,加大非车险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3.加强经营管理。以“精湛服务·精品效益”为主题,即在建立和完善客户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提升服务品质;对外树品牌,对内提素质,对涉及客户服务的全流程进行优化并跟踪测评,包括前端销售、承保环节以及后端理赔、财务、综合等环节,通过强化各环节基础管理促进服务品牌的建立和效益品质的提升。一是销售管理。以车险为龙头,非车险、意健险为两翼,通过销售模式多样化,深入推进八大渠道建设。将销售政策向好的地域、险种和渠道倾斜。二是承保管理。严把承保入口关,持续调优业务结构。继续保持交强险现有业务占比,通过严控单交等措施使单交比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进一步优化效益险种占比,鼓励发展效益险种;制定月度激励政策,通过保单成本政策的定向投放,鼓励效益渠道、效益险种和效益机构快速发展。三是财务管理。开源节流,落实退税政策;加强费用管理,压缩费用成本;强化应收管控,加大应收保费催收力度。

  【客户服务】

  一是将客服工作确定为“一把手”工程,通过负责人岗位轮换、核心岗位人员充实和调整,通过积极推进理赔集中管理、KPI考核指标监控、流程结点管理、严打虚假赔案等举措,进一步优化客服质量。2015年,客服KPI考核指标得分115分,位居全国系统第2。综合赔付率、已决案均、支付周期、件数结案率以及核损立案率等5项KPI考核指标全部达标,车物损案均(3466元,低于达标值3500元)指标明显改善。及时立案率、第一现场查勘率、业务已决财务未支付占比、长期未决滞案率、千万保费投诉件数等5项管理指标得分均在100分以上,理赔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夯实。

  【风险管控】

  一是以“促管理、促效益、促发展”为合规管理目标,持续完善合规管理体系,加强制度建设,督促各三级机构负责人签署《合规经营管理承诺书》,培育合规文化,促进公司依法合规经营。二是加强内部管控与外部监管,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做好遏制违规经营、遏制违法犯罪专项检查工作。成立领导小组,认真开展自查工作。三是开展全覆盖式检查,认真落实“回头看”检查活动,主动查找问题,并及时整改,对相应的责任机构和责任人进行处罚。2015年,实现监管部门零处罚、零案件。四是加大“打假、防骗、反保险欺诈”工作力度。加大对重案岗人员培训督导,通过第三方介入调查、与公检法司单位合作等举措完善打假管理模式。截至年末,公司打击虚假案件拒赔金额为188万元,拒赔案件10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