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对2024年市“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建议”的答复

2024-09-26 09:27
来源:中共武汉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一、关于“科技金融方面,围绕专精特新和高科技企业,梳理重点科技产业链,从金融机构遴选人员组建专业服务小组,制定专业服务方案。将东湖科技保险促进中心服务范围扩大至全市科技企业。引导股份制商业银行与科技企业加强对接服务”,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建立科技型企业融资“白名单”。协调科技、人行等部门建立科技企业融资白名单并持续更新,鼓励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做到上门对接服务率100%,争取授信率100%,有效信贷需求满足率100%。二是推动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在金融监管部门指导下,推动商业银行设立科技专营银行。目前,武汉市25家中资银行中有20家建立了科技金融事业部、科技专营支行。三是扩大科技保险服务供给。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出台全国首个《东湖高新区保险业金融机构科技保险业务及服务标准指引》,发布《东湖科技保险试点险种产品库》,首批入库产品52种。

二、关于“绿色金融方面,组织金融资源,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和绿色能源产业链”,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新能源等领域信贷支持力度。二是引导金融机构开展“总对总”合作。三是加大对重点企业股权投资力度。

三、关于“普惠金融方面,强化信用体系建设,畅通银企沟通,支持合规经营的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鼓励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向中小微企业倾斜”,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持续推动信用体系建设,武汉地区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保持稳健,不良贷款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23年获评“湖北省金融信用示范市”称号。二是大力支持合规经营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三是扩大“汉融通”平台普惠金融服务功能。根据市政府工作要求,我办会同市发改委、数据局、人民银行省分行营管部等单位指导金控集团高标准建设武汉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简称“汉融通”)。旨在为我市中小微企业提供涵盖“贷、债、股、保、担”等一揽子普惠金融服务。四是推动加大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协调人民银行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及支小、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工具,引导银行机构推广“银税贷”“信易贷”等信用贷款和“随借随还”“循环贷款”“无还本续贷”模式,延长小微企业贷款期限,提高小微企业授信额和贷款便利度。

四、关于“养老金融方面,鼓励银行支持银发经济发展,加快推进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落地武汉”,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会同市医保局推出我市政策性医疗保险“福汉康”,保费每人126元一年,可享保额共计310万。二是引导在汉保险机构针对老龄群体推出差异化的养老保险产品,依法打击以养老名义兜售的非法金融产品,挤压非法金融活动生存空间。

五、关于“数字金融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利用数字技术改善服务流程,开放共享合规的公共数据,助力金融机构提供精准金融服务。利用交通事故大数据,绘制风险地图,优化治理,降低事故率,提升救援效率”,采取了如下措施:以“汉融通”平台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和信息技术优势,面向中小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提供服务,全方位赋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打造金融营商高地。一是高标准搭建硬件基础设施。按照系统部署和数据库建设不出“武汉云”环境的要求,加快推进系统开发,确保系统安全可靠。二是加强涉企信用数据归集治理。以企业和金融机构需求为导向开展数据归集整合,归集涉企政务和公共数据,涵盖企业工商注册、税务、社保、司法、行政处罚等方面。三是开发线上化服务场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企业精准画像和银行信贷产品的高效匹配,提高融资对接效率。

下一步,我办将认真落实省、市党委政府关于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认真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