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0654号提案的答复

2024-09-26 09:27
来源:中共武汉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一、关于“科创金融支持强化本地特色”,采取了如下工作措施:一是建立科技型企业融资白名单”。市科创局联合人行湖北省分行营管部建立了科技型企业信贷融资支持白名单机制,加大对研发能力强、研发投入高、信用记录优的科技型企业信贷支持,根据每年工作重点迭代更新“白名单”。人行湖北省分行营管部加大“白名单”企业融资扶持力度,将分派给商业银行重点跟踪服务,做到对接服务率100%,争取授信率100%,并协调对“白名单”企业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增加有效信贷供给。二是打造一批科创金融特色示范区。引导各区聚焦特色、差异发展,实现“一区、一品牌、一特色”、支持东湖高新区高质量建设武汉都市圈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东湖科技保险示范区,探索市区共建,联合在汉高校,发起设立武汉科技金融研究院;支持汉阳区高标准打造武汉基金产业基地,提高全国影响力;支持江汉区建设金融科技集聚区,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上下游产业;支持武昌区推动绿色金融与科创金融有效融合,打造碳金融集聚区;支持相关区差异化探索科创金融赛道和领域,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打造科技金融服务特色品牌。三是强化科技保险保障。武汉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是全国首个国家级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示范区出台全国首个《东湖高新区保险业金融机构科技保险业务及服务标准指引》,发布《东湖科技保险试点险种产品库》,首批入库产品52种,落地险资科创私募股权基金、科技保险创新产品等。三是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增信我办持续推广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将科创企业纳入重点支持对象。

二、关于“着力补短板,鼓励民间资本为科创企业提供风险投资支持”,采取了如下工作措施:一是推出政策性融资担保特色产品。市科创局联合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推出“孵化贷”“园区贷”等创新产品,以孵化器、科技园为单元提供门槛较低的批量担保贷款,引导银行加大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投放。二是组建武汉都市圈资本市场服务基地。落实市委主要领导指示要求,借鉴浦东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做法,建立武汉都市圈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吸引集聚沪深北港交易所、股权投资机构、证券公司、银行及中介服务机构入驻,对科技企业开展战略咨询、投行服务等,定期举办产融合作论坛、上市辅导沙龙、投融资对接等活动。打造“科创点金汇”活动品牌,举办各类政策宣讲、投融资对接等活动,发掘优质科技企业上市融资。三是补齐政策短板,推动股权投资机构聚集发展。2023年,我办研究并推动市政府出台《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股权投资若干支持政策的通知》(武政规〔2023〕6号)及实施细则,鼓励风投、创投机构到汉聚集发展。武汉市产业基金围绕“965”产业体系和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开展科创投资,已建立武汉创新发展基金、人才发展基金等重点科创基金。

三、关于“破冰贷款评估难点,以服务加快融资速度”,采取了如下工作措施:一是探索开展创新积分贷试点工作。目前省科技厅和东湖高新区已建立了科技企业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所有在汉银行机构都可申请开展业务合作。二是推出科保贷、科担贷等政策性科技信贷产品。我办会同市科创局等部门每年组织银行机构推出一批科创信贷产品,配套贷款贴息政策,激励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救投放。同时,对业务开展成果显薯的银行和融资担保机构给予政策扶持,降低了中小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三是推动汉融通平台迭升级2023年9月,新“汉融通”平台升级上线,与25家银行实现专线直连,与鄂融通平台、企业服务“一站直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四、关于“加强人才引进,培育全新服务体系”,我办采取了如下工作措施:聚焦研发、中试、专利成果转化等环节,系统梳理适合商业化、产业化等科创项目,建立重点科创项目库,供投资机构、金融机构早期对接。建立投资机构库,按投资阶段、投资领域系统梳理优质股权投资机构,建立投资机构库,引进耐心资本。吸引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投资机构等专家人才,建立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库,为金融机构支持科技项目提供智力支持。

下一步,我办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次考察湖北武汉指示精神,认真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加快培育耐心资本、健全科技风险分担机制,完善科创金融载体平台,积极扩大“投贷联动”,协调财政资金加大政府引导基金补充力度,为科技企业成长壮大提供资金支持,助力我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