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前完成的工作
(一)协调加大银行消费贷款投放力度。一是消费贷款总体情况。截至2024年5月末,我市消费贷款余额9000余亿元。二是按揭贷款情况。按揭贷款占我市居民消费贷款的6成,我办积极协调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落实近期房地产金融支持政策,督促银行为购房群众“降首付、降利率、提高按揭额度”,提高居民贷款购房意愿,释放住房消费需求。三是汽车消费贷款情况。积极配合人民银行、金融监管局做好与金融机构、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联系和对接工作,支持金融机构与汽车企业合作,鼓励银行机构对购置自用燃油汽车实行“零首付”、降低分期汽车消费贷款利率、对还款时间2年及以上车辆免去提前结清贷款产生的违约金,助力我市扩大汽车消费,增强经济自主内生增长动力。
(二)发挥基金引领作用,促进产业升级和金融发展。2024年上半年,武创投及武汉基金在多个关键领域进行了重大投资布局,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消费发展。一是新设立基金,为发现并扶持具有潜力的初创企业,加速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商业化进程。二是科创基金。在创新医疗器械和生命科学工具领域,为推动医疗器械和生命科学工具的国产化进程,提高我国在这些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武汉基金新增出资投资于细分赛道的创新和发展;为加强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和生产,武汉基金新增出资围绕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及生命科学产业链开展布局。三是专项基金。为扶持我市集成电路重大产业相关企业发展,不断提升我市集成电路产业能级,推动相关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武创投与武汉基金共同出资设立武创芯辰基金;同时,为有效推动武汉区域内集成电路产业链的纵向融合,培育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提升我市集成电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武创投与武汉基金共同出资设立武创星辉基金,专项投资武汉新芯项目。为支持我市车规级智能芯片领域的发展,武创投与武汉基金共同出资设立武创星智基金,专项投资黑芝麻智能。该投资将支持我市车规级智能芯片领域头部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打通融资渠道,以反哺我市相关产业链集群式发展,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三)加强基金业聚集区建设。一是积极引导东湖高新区、武昌区、汉阳区等聚焦发展物理空间载体,打造各具特色的、不同层面的股权投资机构聚集、股权投资氛围突出、股权投资业务活跃的特色发展区。二是支持东湖高新区依托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建设武汉基金小镇,集聚政策资源、行业资源、产业资源等,构建全流程基金服务体系。三是支持武昌区依托华中金融城、华中小龟山金融文化公园等载体,打造创业咖啡等资本聚集中心。四是支持汉阳区通过优化区级引导基金管理机制、参股优质子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合作成立市场化创投机构并入驻武汉基金产业基地。
二、下一步工作
为发挥基金引领带动作用,助力培育消费金融发展,我办将加大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积极吸引优秀基金投资机构来汉投资,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加大对我市消费金融企业和项目投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