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1、创新绿色信贷产品。汉口银行、兴业银行创新推出全国首单绿色信贷产品“绿保贷”。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加大对接新能源汽车信贷服务。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浦发银行武汉分行创新推出森林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碳排放权质押融资业务等。武汉农商行重点支持乡村旅游产业及市级以上乡村旅游景点等农村绿色金融项目。2022年市农业局通过“惠农贷”支持涉及有机肥研发的农业企业贷款300万元,支持涉及农业生物新技术研发的农业企业贷款1500万元。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武汉市绿色贷款余额4117.01亿元,较年初增加273.42亿元,同比增速20.52%。
2、推动绿色债券发行。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及非金融企业通过发行绿色公司债进行绿色债券融资。根据湖北证监局提供的数据,截至2022年6月30日,武汉地区存续绿色公司债券15只,存续规模425.58亿元,涉及债券发行人3家。2022年上半年,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共发行了4只绿色公司债券,融资规模130亿元,其中于2022年5月公开发行上交所首期绿色科技创新可交换公司债券(发行规模100亿元),有效服务了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3、支持设立绿色基金。市财政局根据政府产业基金管理办法,支持市场主体发起设立武汉碳达峰基金,以及绿色低碳产业引导基金,主动对接绿色低碳项目,提供贯穿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转型期“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拓展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推动资本向绿色产业集中。
4、发展绿色保险。武汉市2022年1季度绿色保险(环境污染责任险)累计签单32笔,签单保费410.02万元,为企业累计提供2.66亿元的风险保障。为企业累计提供2.66亿元的风险保障,全国第一单“环保装备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落地武汉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实现了科技保险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新探索。
二、强化政策激励引导
一是湖北银保监局于2022年初印发《关于推进湖北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工作体系建设、加大支持力度、创新产品服务、做好风险管理、健全保障机制等多个方面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二是人民银行武汉分行于6月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湖北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12条具体支持措施,引导金融机构扩大绿色金融资源投入,提升绿色低碳转型金融服务水平。人行武汉分行营管部持续推进绿色再贴现专项行动,对运用票据支持绿色、碳减排政策执行效果较好的金融机构采取正向激励政策,给予再贴现额度一定倾斜。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武汉辖区绿色再贴现票据13.01亿元,已达到去年全年绿色再贴现票据办理量的56.32%,占今年全部再贴现的比例为19.99%。
三是武汉市人民政府于6月21日正式印发《武汉市建设全国碳金融中心行动方案》(武政〔2022〕21号),明确完善对碳金融的支持政策,鼓励各区、市直各有关部门在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中将行业发展与碳金融运用相结合,并制定优惠的碳金融产业链服务机构招商引资政策。支持市区设立碳金融发展专项支持资金,重点用于碳金融业务补贴、风险分担、税收减免、产品创新奖励等。
四是市地方金融局、市财政局研究印发《武汉市加快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若干支持政策实施细则》,实施绿色金融机构落户及绿色企业上市(挂牌)、再融资、债券发行等奖励,吸引碳交易相关金融机构来汉在汉发展,支持通过债券融资、企业挂牌、并购重组等多种形式为绿色企业的战略布局、业务发展、产业升级提供服务。
五是以武昌区为核心,推进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申报,建设碳金融集聚区,招引国内碳交易咨询服务机构、第三方碳核查核证机构、碳资产管理公司等,武昌区政府已发布《关于突破性发展碳金融产业建设全国碳金融集聚区的实施意见(试行)》,出台18项具体措施,支持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建设,鼓励碳资产管理公司入驻碳汇大厦,推进长江国际低碳产业园建设,未来还将出台关于支持碳金融产业链服务企业的支持政策。
三、支持重点行业产业低碳化转型
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在各行业的示范应用,支持重点行业产业低碳化转型。
一是市生态环境局推动印发《武汉市推动降碳及发展低碳产业工作方案》,推动产业、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提升低碳化水平和生态系统碳汇水平,积极倡导和培育绿色生活方式,构建绿色金融多层次多元化支持体系,研究制定《武汉市绿色企业(项目)评价指南(试行)》和《武汉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二是市发改委推动印发《武汉市推动降碳及发展低碳产业工作方案》《武汉市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方案》,提出大力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等四大类18项工作任务等。起草《关于加强节能管理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的通知》等文件。
三是市城建局起草了《武汉市建筑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要推进建筑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创新绿色金融支持建筑行业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鼓励和引导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支持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建设,针对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运营、改造阶段的不同特点,创新不同阶段的金融产品。
四是市农业局通过“惠农贷”支持涉及有机肥研发的农业企业贷款300万元,支持涉及农业生物新技术研发的农业企业贷款1500万元。
五是市交通运输局加大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和运输结构调整,助力打造低碳交通,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作用助力公交车、出租车、货运车转新能源车辆。
六是市经信局印发并组织实施了《武汉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武经信节能〔2022〕65号),鼓励支持武钢、中韩石化、长飞光纤等一批高耗能企业充分运用金融手段加强节能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