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农业银行A股、H股股价较上年末分别增长55%、58%,涨幅均居可比同业首位。董事会建议,在中期分红的基础上,再向全体股东每10股普通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255元。”3月28日,在农业银行召开的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农业银行行长王志恒表示,农业银行业绩和发展潜力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
近期,A股上市银行陆续披露2024年经营数据,其中,分红作为市场普遍关注的焦点,在业绩发布会上得到各家银行的重点回应。
以六家国有大行为例,2024年,六大行首次全部宣布进行中期分红。综合已经发放的中期分红和近期公布的年底分红计划,六大行的分红比例均超过30%。
分红比例长期稳定
“基于良好业绩,2024年,我行拟派发现金股息1098亿元,其中,去年中期已分红511亿元,在履行公司治理程序后,将再安排一次年度末期分红587亿元。”在3月28日,在工商银行召开的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工商银行副行长段红涛表示。
根据六大行年报公布的信息,2024年末期普通股现金股息,工商银行拟每10股派发人民币1.646元(含税),农业银行拟每10股派发人民币1.255元(含税),中国银行拟每10股派发人民币1.216元(税前),建设银行拟每10股派发人民币2.06元(含税),交通银行拟每10股派发人民币1.97元(含税),邮储银行拟每10股派发人民币1.139元(含税)。
年末派息计划,六大行合计派发金额超过2158亿元,加上此前已派发的中期股息,2024年全年,六大行累计分红合计金额超过4200亿元。
“自2006年上市以来,我行一直保持较高的分红水平,累计为境内外股东创造现金分红回报超过1.5万亿元,近几年分红利润稳定在30%以上。”段红涛表示。
事实上,六大行近年的分红比例均处于较为稳定的区间。3月21日下午,交通银行召开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交通银行董事会秘书何兆斌透露,该行董事会于当日上午审议通过了2024年利润分配方案:“每股分配现金股利0.197元,加上1月份刚派发2024年半年度股息,交行2024年度全年分配现金股利占归母净利润的32.68%。”何兆斌透露,算上此次分红,交通银行现金分红率已经连续13年保持30%以上。
开始尝试一年多次分红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是六大行首次全部进行了中期分红。
“中国银行积极回应股东回报诉求,2024年,中国银行首次实施中期分红,A股、H股股价复权后涨幅分别达到45.24%和42.97%。”中国银行行长张辉在3月26日召开的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在建设银行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该行管理层同样被问到中期分红问题。
“2024年中期的分红派息工作已经在2025年春节前全部完成。”建设银行财务会计部总经理刘方根表示,2024年,该行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股息每股人民币0.403元,派息总额1007.54亿元。其中,中期股息492.52亿元,每股股息0.197元;末期股息515.02亿元,每股股息0.206元。
刘方根表示,建设银行一贯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努力以持续稳健的现金股息回馈广大投资者。“我们将综合考虑股东意愿、资本补充、可持续发展和监管要求等因素,保持分红比例和分红频率的稳定。”刘方根说。
何兆斌在交通银行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未来,交通银行将保持分红政策的延续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传递稳健发展信心
长期以来,稳定的分红计划被视为增强广大股东对银行稳健发展信心的关键。
“考虑宏观利率环境和内外部市场变化等因素后,工商银行的创收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并没有减弱,我们始终保持强劲的动能。”工商银行行长刘珺表示,将坚持价值创造成果与包括股东在内的利益相关方有效共享,“A股和H股年度的涨幅分别为44.8%和36.4%。按年均股价来计算,A股和H股的股息率分别达5.32%和7.49%。”
2024年,工商银行的年度分红接近1100亿元。“这放在任何一家上市公司身上都是相当可观的数额。”刘珺认为。
建设银行及交通银行管理层同样在业绩发布会上释放了长期稳定发展的坚定决心。
“下一步,建设银行将扎实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综合经营管理水平,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刘方根表示。
“我们有信心延续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经营态势,不断提升盈利能力,以良好的业绩和稳定的分红,与股东分享交行的经营发展。”何兆斌说。
此外,邮储银行董事长郑国雨也在年报致辞中表示,邮储银行坚持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邮储银行上市以来累计为股东分红超1600亿元,以良好业绩为股东创造持续稳定的投资回报。如今,邮储银行已经成长为近4万个网点遍布城乡,服务超6.7亿个人客户、180万公司客户,‘A+H’两地上市的全功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郑国雨表示。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