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从小到大,10年间,民营银行在业务规模上取得了显著增长,在风险管理、产品创新、服务优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当下最重要的问题是未来怎么走,从什么方向走。
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深入发展,智能体、Open AI-o1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百花齐放。
民营银行在自身前期发展中就对数字化与业务流程嵌合有深入探索,在探索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自身数字能力之中本就具有先天优势。
因此,民营银行以数字化作为自身发展基因,深入挖掘、提升能力,以数字“轻舟”驶过“重山”。
在业务融合方面,民营银行要加快应用新技术,推进数字化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比如通过生成式AI技术解决大模型在客服、营销、反欺诈方面产生的幻觉问题;运用配备智能体,赋能投资组合优化、市场趋势预测、高频交易模拟、金融风险管理等场景;引入强化学习范式,推动构建有效的金融决策模型。
目前,已有银行积极探索科技“出海”的可能性,通过科技“出海”打开业务的发展图景。6月21日,微众银行获批在香港设立微众科技有限公司,出资1.5亿美元并持有100%的股权。
无论是跟进最新科技脚步还是加快“出海”探索,最终的目的都是要解决自身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作为我国银行业数字科技的弄潮儿,相较于其他类型银行,民营银行需要把握好科技的“帆”,把握好当下数字时代甚至是智能时代的机遇,力争穿过“群山”一座座。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