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资本补充渠道狭窄、净利差走弱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银行发展。面对传统金融的转型压力、互联网金融的激烈竞争,民营银行不断探寻金融创新的“蓝海”。
期待更多补充资本渠道
资本补充渠道狭窄是所有民营银行的“心病”。
“一般来说,银行补充资本有三种渠道。”业内人士对《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表示,一是股东增资,二是上市,三是发债。
但从民营银行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监管规则来看,上述三种渠道均不理想,特别是在上市和发债方面,民营银行面临着现实困境。
上市方面,上述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2016年,国务院牵头对互联网金融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行动基本覆盖了互联网金融的各细分领域,重点包括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等。在此之后,以互联网金融业务为主的民营银行上市成为普遍难题。
发债方面,富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民营银行资本补充工具缺失。除了利润留存外,发行永续债补充其他一级资本,发行合格二级资本债补充二级资本理论上都是常规可用的资本补充方式,但大部分民营银行目前未能达到发行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等所要求的监管条件。虽然近年来各省积极推进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补充中小银行资本,但该项政策尚未惠及民营银行。这些因素导致民营银行资本补充面临“内外交困”的不利局面。
在上述条件掣肘之下,“支持多渠道补充资本”成为民营银行的普遍呼声。
上海华瑞银行股东之一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均金建议,进一步支持民营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
新网银行行长江海表示,在扩大资本渠道方面,建议适当放宽合格股东的准入,探索多元化、专业化股权结构。有条件的,允许探索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富民银行相关负责人建议,一方面,适度放宽民营银行股东资质要求。鼓励国资或者其他混合资本进入民营银行,形成以民营资本为主、多元化混合型资本参与的股权结构,帮助民营银行增强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丰富民营银行资本补充工具。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支持民营银行发行永续债、二级资本债,放宽民营银行补充二级资本或其他一级资本的条件,简化审批流程。
股东资质要求较高
8月12日,江西裕民银行变更股权事宜获批,南昌金控将成为江西裕民银行第一大股东。裕民银行也将成为19家民营银行中唯一由地方国资担任第一大股东的银行。
这一消息普遍引发市场关于该行性质的关注。事实上,民营银行之所以被称为“民营银行”,是因其股东背景均为民资。并且,2015年印发的《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对民营银行股东提出较高要求,如最近3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年终分配后净资产达到总资产30%以上,权益性投资余额不超过净资产50%等条件。
如果第一大股东性质不是民营企业,那该行是否还能被称为“民营银行”尚待讨论。但目前行业内股东为银行增资难是个普遍困境。
“所有的民营银行的股东个数应该至少超过4家,这是为了避免大股东一家独大。”记者从一家民营银行高管处了解到,民营银行作为纯民资的私营银行,在股权架构上为了防止大股东一家独大,监管特意设置一个股东结构,就是大股东持股的最高比例不能超过30%,所以一家民营银行至少要有4家股东。
“股东数量多了,股东增资可不容易。”富民银行相关负责人对记者直言,股东准入门槛高,增资扩股难度大。一方面,股东资质要求高。从现有股东角度来看,大股东受限于30%的持股比例上限,虽有增资意愿,但不能突破监管上限规定。新股东要符合民营银行发起人股东资质以及“两参一控”等条件,实际符合受让条件的股东不多。而且民营银行股东均需承担剩余风险,造成权责不对等,影响股东投资入股民营银行并持续投入资源的积极性。
探索转型之路
在资金补充困难、股东难助力的情况下,自身业务增量压力大、监管对互联网贷款管理趋严等,更为民营银行的生存发展添上“一根稻草”。
普惠业务方面,大行下沉,普惠金融竞争相当激烈。在技术方面,江海表示,小微商户融资需求具有着“短、小、频、急”的特征,而越是碎片化、笔均额度小的金融需求,其实对技术的要求反而越高。
互联网贷款方面,自2021年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以来,监管部门对互联网贷款业务的监管持续趋严。
揽储方面,一直以来,民营银行都以较高的存款利率吸引投资者关注,但“高息揽储”的策略本身不可持续,且近年来随着业内整体下调存款利率,民营银行跟进下调的脚步也越来越快。9月以来,已有前海微众银行、浙江网商银行、辽宁振兴银行、福建华通银行、武汉众邦银行等下调了部分期限的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在10-30个基点之间。
压力之下怎样转型?如何转型?如何创新?目前,已经有银行进行探索。
6月,微众银行获批在香港设立微众科技有限公司,这将是首家民营银行科技子公司。微众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微众科技有限公司将作为境外业务管理平台,以自主可控技术参与国际市场高水平竞争,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科技服务。
网商银行行长冯亮表示,“交易银行是网商银行的第二增长曲线,网商银行不仅要成为小微‘信贷专家’,也要成为小微‘资金管理专家’。”为此,网商银行推出了两套小微资金管理解决方案——生意卡和电商通,分别面向个体经营者和小微企业。它们与今年4月升级的产业链金融解决方案“大雁系统”一起,组成了网商银行交易银行的三大板块。
富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降低对零售信贷市场的配置,增加对票据、保函等标准化、电子化工具的投入,以此作为场景流量入口,通过产品组合加创新服务的模式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打造能对特定产业、特定行业、核心企业等合作伙伴的数智金融服务平台。通过联合贷款、信贷资产流转、金融科技赋能等模式,将成熟产品和能力向同业机构输出。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