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记者观察:理财扩张是大势所趋

2024-09-26 14:50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存款收益率持续下行,银行理财规模攀升明显。截至2024年6月末,全国共有239家银行机构和31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8.52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72万亿元。从增量数据来看,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1.46万亿元,同比少增8.67万亿元,而银行理财则同比多增4.03万亿元。

普益标准研报认为,存款“搬家”至银行理财的原因在于后者收益率更占优势。据测算,今年4-7月,全市场货币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85%、1.69%、1.70%、1.57%。存款方面,在本轮存款挂牌利率调降之前,大行1年、2年定存挂牌利率上限为2%、2.6%。而理财今年上半年月度平均收益率为2.80%,相较于存款和货基都有优势。这就导致存款和货币基金在5月、6月同时出现同比少增的现象,而存款更多流向了银行理财。

进入下半年,理财扩张势头有望持续。按照光大证券预测,7月存款挂牌利率集中调降之后,存款利率系统性降至2%以下,1年期定存仅为1.35%。与之对应的是,货币市场临时正回购利率为1.5%,若提供出清价格,理财体系收益率将继续通过“比价效应”显效,带动居民端存款再“搬家”。

因此,即便按惯例来说,8月是理财扩张的“小月”,但居民存款“搬家”仍具备再度强化的可能。在这种背景下,理财公司的市场绝对主力地位有望得到进一步巩固。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4年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理财公司存续理财产品规模24.33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比例为85.3%,占比较年初提升1.4个百分点。

更重要的是,理财公司正朝着更加精细化的运营升级,这也将有助于理财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现阶段,头部理财公司正探索利用客户画像实现精准营销,提升客户体验,进行产品创新与开发,有效管理客户关系,并进行数据驱动的决策。通过细分客户群体、提供个性化推荐和服务、开发定制化和多样化产品,以及优化客户关系管理。

可以预见的是,当投资者多样化的需求得到满足、客户满意度实现跃升,理财公司的获客、留客效率也将显著提升,实现规模增长,并占据更多市场份额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这也是金融监管部门积极推进理财业务公司制改革所希望实现的美好愿景。下一步,理财公司应继续坚持人民至上,回归本源,追求高质量、精细化的运营管理,以不断提高自身队伍的专业化、特色化水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