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载上建行强大的金融科技力量,园区信息化建设也跟着提速了,可以说,在业内我们已处于领先水平了。”谈起发展成果,合肥周谷堆大兴农产品国际物流园董事长王皓颇为自豪。
该物流园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大兴镇,是全国排名前十的综合性农批农贸市场,除了供应合肥市周边及省内各地区,还辐射至上海、浙江、湖南等20余地,是名副其实的华东地区“菜篮子”。
“我们希望可以借助数字化经营进一步加大对‘米袋子’‘菜篮子’等农批农贸市场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为市场中的各类涉农经营主体提供综合化金融和非金融服务。”建设银行合肥周谷堆支行行长孔祥洪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
数字金融服务新场景实现多赢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数字经济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展数字金融已然成为金融业融入数字时代的重要切入点。如何切入?从合肥周谷堆大兴农产品国际物流园信息化建设中可窥一斑。
过去,该物流园和其他传统农贸市场一样,管理模式粗放且分散,导致市场管理方对商户来源、菜品价格、农产品安全质量等问题不能严格把控,无法做到市场信息透明化,也无法为市场监管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科学依据。
为此,建行安徽省分行在物流园建设“裕农市场”生态场景,发挥金融科技优势,为园区建成裕农市场平台数字驾驶舱,与物流园现有各个系统打通数据。
“在大屏上实时显示园区市场商户租赁状态、车流量信息、货物交易数据、价格信息、食品检测结果等经营动态,还能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建立市场交易模型、价格指数趋势模型、食品安全数据模型等,真正实现园区运营、价格指数、食品安全的可视化分析,为市场方和监管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孔祥洪介绍。
而数据互通也为金融机构获客及匹配信贷产品提供了更精准的信息。据了解,通过“裕农市场”融通市场信息管理系统,建行安徽省分行可有效获取园区商户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数据信息,并通过“商户云贷”“善营贷”“抵押快贷”等产品,为近700家有需求的商户授信超8亿元。
“资金周转压力没了,我扩大了生产和销售规模,收入也提上去了。”物流园商户张青说。
此外,该分行还通过“建行生活”APP为农产品销售引流。“依赖线下销售是商户们长久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式,现在银行帮我们给客户发放线上优惠券,为园区农产品销售拓展了线上渠道。”王皓说。
可以说,物流园的信息化建设是金融机构打造数字金融服务场景的一次新尝试,以“建生态、搭场景、扩用户”的数字化经营逻辑,实现了园区、金融机构、监管多方共赢。
因产业而异 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翅膀
安徽省黄山市“新农人”佳慧的制茶车间里,青叶被均匀地铺在竹筛上,散发出醇厚的香味。
“我做茶叶生意已经很多年了,还开了一个品茶工作室,在当地也算小有名气。”提到自己的经商成果佳慧满脸自豪,“去年打算扩大规模,承包了15亩太平猴魁茶山,一次性签下20年的经营权。”
只是承包茶山投入了大量资金,后续工作室改造升级也花费不菲。以至于今年新茶上市季,佳慧遇到了流动资金瓶颈。“采摘茶叶需要支付给采茶工工钱,收购茶叶面对的又是合作社与当地农民,必须得现钱交易。”佳慧诉说着当时的困境。
彼时,建行黄山市分行正联合当地政府组织开展“金融进千村”活动,走进了佳慧所在的村子。在这场活动中,佳慧接触到了建行的“惠懂你”APP。
“操作太简单了。我在客户经理的指导下,通过APP测试了贷款额度,额度有130万元,直接线上申请就行。”佳慧说。
安徽是农业大省,以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需要结合安徽各地的产业特色,设计不同的数字化产品。如,区别于茶叶收购用款急的特点,主粮种植资金投入更集中于前期。
“儿子常年在外务工,一年挣的钱仅能满足小家庭开销,我寻思着扩增500亩土地,让儿子返乡一起干。但是土地承包、种子购置、农资购买、人工费用投入太多,想贷款,又没合适的抵押物,计划一拖再拖。”安庆市宿松县长铺镇的农户李松林对创业初期的辛酸历历在目。
一筹莫展之际,建行安庆市分行根据“50亩以上规模种粮主体信息库”系统名单开展金融下乡走访,叩响了李松林的家门。
“‘50亩以上规模种粮主体信息库’系统是建行安徽省分行自主创新开发的,以安徽省农业农村厅需求和市场调研结果为建设基础,可以实现种粮基础数据报送、审批以及数据监管和统计分析,在帮助农业农村厅掌握辖内粮食生产经营主体规模,便利后续福利发放、政策宣导、动态跟踪的同时,为分行创新贷款提供数据支撑。”建行安庆市分行个人金融部总经理程鹏介绍。
李松林正是名单中的一员,根据信息库的数据分析,针对其资金短缺却无抵押物担保的痛点,建行安庆市分行先后累计为李松林申请了80万元“裕农快贷”(农户信息建档)。
靠着这笔资金,李松林启动了扩增计划,并成功将土地扩增到1700亩,其儿子也从“异地打工仔”化身“新农人”。
据了解,目前建行安徽省分行已通过该系统为全省种粮大户授信金额近20亿元。
攻堵点 推进支付便利化
“有了‘皖旅通’卡,我们能像当地居民一样使用手机支付了,而且可以享受很多优惠活动。”在黄山西递景区率先使用“皖旅通”卡的来皖外籍游客阿扎马很是激动。
支付服务是金融服务的基础,是数字经济模式下触达客户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连接。优化支付服务不仅是推进普惠金融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支付便利性、增强金融服务包容性的关键措施。
对境外游客来说,一张中国境内的银行卡可以让他们像中国居民一样享受到移动支付的便利和优惠。基于此,为外籍来皖游客打造的专属银行卡——“皖旅通”卡应运而生。
“我们在安徽文旅厅的指导帮助下精心设计了卡面,融入黄山迎客松、徽派建筑马头墙等元素体现安徽特色,希望让外籍游客感受到我们的好客与热情。”建行安徽省分行副行长伍苹在“皖旅通”卡发布暨黄山西递支付便利化示范区启用活动现场上介绍,外国公民只需持护照或者其他有效证件,便可到建行网点办理“皖旅通”卡。还可选择500元、1000元、2000元三种面额,通过绑定银联云闪付APP,支持在扫码支付的景点、商场、餐厅、流动摊贩处消费。
提升支付便利化并非一蹴而就,除外籍来华人员,老年人群体支付不便的问题也是支付服务中的一项堵点。对此,建行安徽省分行在“特色服务、特色场景、特色活动”上下足功夫,进一步加速完善适老化服务。
线上,在总行推出的手机银行放大版基础上,升级智能班克、语音服务等新功能,提升适老化移动金融服务体验;线下,聚焦老年客群高频的养老、助餐、医药等领域,重点打造特色场景,持续嵌入多种支付方式,进一步提升老年客户支付便利性。
据悉,截至8月底,建行安徽省分行辖内433个网点均打造成适老化服务网点,其中17家网点被中国人民银行认定为“长春花适老网点”,2家网点正式挂牌成为全国首批“健养安”养老金融特色网点,可受理外币兑换网点351个,外卡收单商户总量达到3839户,对客户投放“零钱包”数量超过5万个。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