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年季,银行的对公客户经理们早早便忙碌在自己的岗位上。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银行信贷投放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2023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多次强调平滑信贷波动和注重新增信贷均衡投放等要求。在政策引导下,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普遍放弃追逐“开门红”,转而专注合理满足企业有效融资需求。
业内专家认为,银行信贷投放呈现出的新年新气象,有助于进一步带动微观经济主体活力,提升信贷有效需求,也有助于改善净息差。同时,对实体经济而言,有助于缓解薄弱环节、重点新兴领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不急冲量
在金融管理部门的引导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资源配置更加注重效率,而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
“过度追求规模扩张并不能够给银行带来效益。”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反,这样会压低利率水平,还可能会形成潜在的风险。
《金融时报》记者在采访多位银行业内人士时了解到,尽管很多银行仍然在岁末进行了项目储备,但并不是为了在年初进行信贷冲量,而是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受访的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放弃“开门红”对银行业来说是件好事情。“一方面,这有助于金融资源供需更好匹配,减轻银行在短期内的信贷投放压力,减少一些票据冲量等问题;另一方面,这有助于维护贷款市场正常竞争秩序,让银行可以更合理地为贷款资金定价,进一步稳定银行净息差。”中国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
展望2024年的信贷投放,业内专家表示,“均衡投放”将成为关键词。
“在政策的指引下,后续信贷投放将更加关注质量和存量结构的调整优化。”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2024年,新增信贷将合理增长、节奏均衡,着力平滑月度、季度间信贷波动,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更注重满足企业有效融资需求
在放弃对“开门红”的执念后,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更多精力向满足企业有效融资需求靠拢。
“放弃不理性的‘开门红’并不意味着信贷资源会减少,银行将继续保持对有效融资需求的充足金融供给。”曾刚表示。
元旦假期刚过,位于陕西省杨凌示范区的杨凌国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瑞农业”)便开足马力,精心加工种子以满足客户需求。
轰鸣的机器声背后,是银行金融服务在保驾护航。不久前,国瑞农业以最新研发的一个植物新品种权向农业银行进行了质押,并获得150万元贷款,解决了新品种推广中资金不足的难题。
“我们的品种审定以后,就需要资金支持。农业银行通过品种权质押的方式,给我们解了燃眉之急。”国瑞农业总经理王新红表示。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是以种业企业自主拥有的植物新品种权为质押物发放的贷款,由银行根据植物新品种权评估价值进行授信,在相关农业部门办理质押登记,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能够有效破解种业企业长期面临的融资“抵押难”问题。农业银行陕西分行向国瑞农业发放的这笔贷款,是陕西省金融系统内首笔以植物新品种权质押的贷款,为探索支持种业新路径,加大种业支持力度积累了有益经验。
在变与不变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银行信贷投放在呈现新年新气象的同时,也保持着一些“不变”。
2024年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强调,聚焦“五篇大文章”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银行业信贷投放仍将聚焦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精准支持,继续引导资金更多流向民营小微、乡村振兴等薄弱环节,积极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金融力量。
“受益于经济持续恢复和政策支持,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断回暖,普惠小微企业、制造业、高技术等行业信贷有望保持较快增长。此外,预计‘三农’、三大工程等领域信贷融资也将成为较快增长点。”周茂华认为。
“总的来说,2024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工作将围绕夯实基础、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重视质量来展开。”曾刚表示。
受访业内专家普遍表示,优化信贷结构在2024年依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点关注的内容。
“在精准有效、提质增效的大方向下,2024年信用结构将进一步加快调整优化,并着力提高存量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经济循环进一步畅通。”温彬表示。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