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央行数研所狄刚:进一步巩固数字人民币安全防线

2024-01-16 14:59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数研所积极推进数字人民币手机终端、软硬钱包、无网无电、智能合约、可控匿名等各业务场景中的密码技术研究和创新应用,有效保障数字人民币系统安全、业务安全、交易数据安全以及个人信息隐私安全,为数字人民币系统的全生命周期安全注入密码基因。”1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以下简称“数研所”)副所长狄刚在2024金融密码创新发展大会介绍,近年来,数研所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工作,除在顶层设计、试点推广及场景开拓方面发力外,还不断创新基于密码的数字人民币生态应用体系。

狄刚表示,数字经济时代,金融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密码技术是保障金融网络安全的关键,是金融科技创新应用的基石。在数字金融服务多元化发展浪潮中,数字金融密码应用正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迸发出新的发展动力。

一是数字金融新业态、新技术的创新应用需要密码技术的融合支撑;二是数字金融中的数据交易流转,需确保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数据的价值共享和有效利用;三是数字金融场景下的新型密码技术应用尚需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四是数字金融领域密码应用需提前规划应对量子计算带来的威胁;五是数字金融领域需要移动终端安全芯片密码标准的供给与升级优化,推进安全芯片与商用密码算法的适配应用。

以第二点为例,狄刚介绍,例如数字人民币系统包括人民银行、运营机构、账户机构、受理服务机构等众多相关方以及境外金融机构,在实现数据跨网络空间安全域流动、共享和使用的过程中,数据载体、数据安全域、数据交易角色都在不断变化,需借助同态加密、安全多方计算、分布式数字身份等新型密码技术来保障跨境交易全天候同步结算过程中的数据可控匿名与安全管控。

“一直以来,数研所高度重视密码核心技术研发,积极探索设计适用于数字人民币和金融科技的密码应用技术。”狄刚表示,下一步,数研所将深度推进数字金融场景下商用密码应用的创新,进一步巩固数字人民币安全防线。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