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金融领域落地见效,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聚焦主责主业,持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近期,该分行通过创新“党建+信用村”模式、优化服务流程,将金融活水精准引向田间地头,有力支持粮食生产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种地这事儿,抢农时就是抢收成,说到底得准备足。钱要是晚到位,新地就签不下来,农机队也请不来,连明年要用的好种子好肥料都订不上。”天津市宝坻区骏畅家庭农场负责人沈冰洋坦言。
随着种植规模扩大,土地流转、农田改造和农资储备集中投入,沈冰洋出现了300多万元资金缺口。以往,他常因缺乏抵押物而贷款受阻,审批周期长达一个多月,屡屡错过生产准备关键期。今年,情况迎来转机。沈冰洋所在的村被评为“信用村”,他的农场凭借良好信用,不到3天就获得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300万元信用贷款支持。
“这笔钱真是‘及时雨’,让我一下子抢了先!”沈冰洋说,贷款迅速到位使其能顺利扩大2000亩水稻种植规模,为其生产经营提供了强有力的底气。
针对像沈冰洋这样的种植大户融资难题,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创新推出“党建+信用村”服务模式。据农业银行天津八门城支行客户经理朱良介绍,该模式通过与村两委开展党建共建,整村建档、批量授信,实现对信用村内符合条件农户提供贷款。
“我们通过三方面靠前服务压缩时效。一是靠前获取信息,与村党支部共建提前掌握农户需求;二是靠前收集资料,主动上门实地走访;三是靠前审批,运用移动PAD现场录入,后台同步审核。”朱良说,该模式不仅实现“远程+现场”服务结合,让数据多跑路、农户少跑腿,还可根据水稻种植周期灵活设定还款计划,有效降低农户贷款成本。这一模式也直接响应了天津市关于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专项行动的要求,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经营主体。
聚焦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将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深化“党建+信用村”模式扩面增效。同时,持续发挥党员、青年突击队作用,不断优化流程,强化科技赋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更坚实的金融力量。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