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践行“两山”理念,以绿色金融书写美丽深圳答卷

2025-08-18 11:12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在深圳大梅沙生物圈三号碳中和示范区内,万科中心的屋顶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个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园区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绿色革命,通过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替代和碳资产开发,未来将实现运营期间碳中和。

这个由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提供1000万元碳中和贷款支持的项目,通过技术改造和运营优化,实现办公楼绿电占比85%,本地光伏消纳率平均90%。作为深圳零碳社区改造的标杆,其背后折射出的正是绿色金融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

“深圳蓝”“深圳绿”已成为深圳这座城市最鲜明的标识。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提出20周年的重要日子。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科学指引下,深圳持续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共进。

深圳绿色发展的背后,离不开“金融引擎”的助推。中国银行在深圳持续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新路径,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绿色发展融入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各个环节,以成为“绿色金融服务首选银行”为目标,取得了一系列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金融创新的实践成果。截至2025年7月末,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整体绿色贷款余额超1800亿元;2025年以来,绿色债券承销规模超17亿元,均位居深圳市场第一,扎实做好绿色金融这篇大文章。

从城市更新到跨境发展 绿色金融一路护航

“近年来,从城市更新到基础设施升级,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的金融创新始终与城市绿色转型同频。2024年初,该行牵头筹组239亿元绿色银团贷款,支持深大城际铁路建设。该条铁路线的贯通将串联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动脉’,也为沿线创造乡村旅游的新机遇,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该行有关业务负责人介绍。

此外,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深圳中行也一直在不断探索。2021年,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为一家数据中心服务商提供了“碳配额质押融资服务”,成为“双碳”目标提出后深圳首单此类业务。2022年4月,该行又联动太平保险,推出“碳配额质押+保险”服务,既盘活了企业的“碳资产”,又通过保险机制化解了融资风险。

这种“金融创新+绿色激励”的模式正在更多企业落地。2023年初,科陆电子获得中国银行5000万元ESG表现挂钩贷款,贷款利率与企业年度ESG评级直接关联。同年11月,荣耀终端获得该行首笔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贷款利率与可持续发展绩效达标情况挂钩。将环境(气候)、社会和治理风险评估纳入客户和项目风险的评价维度的方法,以金融工具促进企业绿色转型。

在新能源产业赛道,中国银行的“绿色动能”更加澎湃。比亚迪集团从成立之初就与中国银行建立合作,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全球第一,该行的服务也从传统信贷扩展至债券承销、供应链融资、跨境现金管理等领域。欣旺达同样受益于这种一揽子综合服务,中国银行不仅支持其在枣庄、南京建设动力电池基地,更通过开具涉外保函,支持企业在欧洲等海外市场的业务拓展,推动其全球产能网络的绿色化布局。

制度完善巩固绿色发展基石

制度建设层面,深圳中行也在持续推进。早在2021年,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成立绿色金融委员会,制定绿色金融五年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方案,绿色金融发展向纵深推进。此外,自2021年起,连续四年发布环境信息披露报告。这种“阳光化披露”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环境管理能力,更为深圳金融机构树立了透明度标杆。

制度完善的优势更体现在机构建设上。2021年,河套皇岗分行成为深圳首批授牌的绿色金融机构;2023年,光明支行、坪山支行同时获此称号,使该行成为当年唯一双机构获评的单位。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本部大楼实现2024年度示范性运营碳中和,成为深圳市首家零碳金融机构本部,通过降碳改造、绿电采购、能源管理等措施,为金融机构自身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方案。

从城市更新的绿色贷款到护航新能源巨头的全球布局,中国银行在深圳的绿色金融实践,将金融活水输送到生态治理、产业升级、企业转型的各个角落,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提供更多“金融解法”。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