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打开乡村振兴“致富密码”

2025-06-11 10:00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争取年底无刺青花椒的种植规模达到100万株。”四川和诚林业公司(以下简称“和诚林业”)负责人黄志标告诉工商银行广安市前锋区支行行长张泽应,银行的700万元贷款支持,“激活”了广安青花椒基地的发展“密码”。

走进位于广安市前锋区的广安青花椒良种繁育基地,一株株无刺青花椒树枝叶繁茂、色泽翠绿,一缕椒香味迎风飘过,沁人心脾。

“这是公司与四川农业大学联合培育的无刺青花椒,该品种枝杈无刺,徒手就能采摘,减少了青花椒管护、采摘等环节的难度,具有单枝果穗多、颗粒饱满、香味浓郁等特点。”黄志标看着基地里一株株无刺青花椒,难掩脸上的笑容。

和诚林业是广安规模最大的集花椒良种选育、良种苗木繁育、种植和加工、产品销售、产品研发、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

近年来,和诚林业投入研发经费760多万元,先后培育出广安青花椒、无刺青花椒、低海拔贡椒、双色椒等14个优良品种,其中广安青花椒已获得四川省级林木良种审定。黄志标介绍,基地年产鲜花椒8000余吨,产值上亿元。

作为广安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和诚林业引领广安市的171个村发展“广安青花椒产销合作基地”5万多亩,其中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发展广安青花椒3万多亩,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3.12万人次,促进贫困群众户均增收达5000元。同时,在重庆、贵州等省市大力推广“广安青花椒”良种,帮助农户建立“广安青花椒”种植基地5万余亩。

工行广安市前锋区支行行长张泽应(左)深入广安青花椒良种繁育基地了解企业资金需求。

“在青花椒基地务工,一年收入有多少?”村民张珍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细账:一天50元,一个月就有1500多元,比单纯在家务农挣得多。这样既能在家门口挣到钱,又能照顾家里。张珍前两年回到老家种植花椒,农闲时到青花椒基地打点零工,对现在生活十分满意。

“以前我们都是背井离乡远赴江浙一带打工,钱挣得不多,关键还照顾不到家里。”村民刘自忠说在青花椒基地打工,收入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致富不忘乡亲。“我们占小股,老百姓占大股,这样子的话既能够腾出精力来搞研发加工,村民们又有积极性,村民用土地劳动力入股,能够带动整个基地的发展。”黄志标说,公司积极探索出“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产业收益的70%归农户和合作社,最大限度让利于民。

“现在,青花椒产业已经延伸出啤酒、茶叶、洗护、食品等多个门类,开发出27项专利技术。”在和诚林业新建的展示厅里,展示着和诚林业开发的青花椒系列产品,公司打算新建一条花椒啤酒生产线,届时将进一步完善青花椒产业链条。

张泽应说,和诚林业被纳入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并持有发明专利,工行广安市前锋区支行为企业匹配了“天府科创贷”产品,可享受财政贴息,为企业减轻财务负担。同时,工行广安分行还通过天府科创贷向辖内两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放贷款1400万元,助力广安花椒产业打开“致富密码”。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