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黄山金融监管支局立足区域农业发展特点,全面推进“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试点工作,指导辖内金融机构创新构建“农业保险+”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引入金融“活水”助力乡村振兴。自该项工作实施以来,该区银行机构已为69个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及种植大户授信累计5690.9万元,实际发放贷款4952万元。
近日,在黄山金融监管支局统筹推动下,国元农业保险黄山区支公司成功落地黄山市首单水稻育秧保险,为种植大户曹高峰30亩水稻育秧区域(含10亩大棚育秧)投保商业性育秧保险,标志着黄山区农业保险创新迈入新阶段。
建立“保险+政策”双重保障,构筑协同发展新格局
黄山北麓焦村镇上,4月烟雨浸润着连畦青秧,层峦叠嶂环护着参差水田,村头田间农民躬身劳作的身影,正悄然勾勒出皖南春耕的丰年画卷。
“长期以来,黄山区有着‘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田园’的说法,山地险峻,耕地稀少,降水分布不均,易形成旱涝交替的气候,对‘靠天吃饭’的种植业发展造成巨大威胁,加上市场价格波动等,农民缺乏有效保障,因此本地种植产业难以稳定发展。”焦村镇的一名村干部向记者介绍说。
焦村镇种植大户曹某多年种植水稻,本以为可稳步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产量,但去年6月的一场强降雨导致近五成农作物受灾。水稻虽可补种,但秧苗超龄问题导致后期产量受限,损失无法挽回,此类风险,成为像曹某这样种植户心中的痛。
为解决此类问题,黄山金融监管支局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要求,积极联合农业农村局、财政局、银行保险机构形成四方协同机制,形成《黄山区“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试点方案》,采取“1+3+N”工作模式,即:农业保险+1个村级保险(金融)服务窗口、1名协保员、1套金融业务信息+一揽子金融产品,变农村金融服务多头对接为单点对接,实现“一门受理、一站服务、一网通办”。目前,全区已开展试点工作村居数79个,设立“乡村振兴保险(金融)服务窗口”79个,聘用协保员79名。
“作为基层金融服务前沿阵地,支局深耕乡村振兴主战场,深化金融支持‘三农’工作。通过严守风险底线、优化金融服务,精准对接农业产业升级需求,强化农村金融基础建设,联合政银企多方力量,推动信贷资源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切实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动能。”黄山金融监管支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圣表示。
激发“保险+信贷”双轮驱动,注入乡村振兴新活力
“太好了,这真是帮了大忙了!今年尝试引入了10亩大棚育秧,但是第一次尝试,怕搞不好,害怕本钱都收不回来。多亏了现在农业保险政策好,30亩水稻育秧全投了保,我就可以放心地干啦!”曹某脸上盛满了止不住的喜悦。
在黄山金融监管支局指导下,国元农业保险黄山区支公司率先突破水稻育秧保险空白领域,通过与工行黄山区支行深度协作,不仅为种植大户曹某的育秧设施及秧苗筑牢风险防护网,还为其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持。
曹某凭借农业保险保单,保单秒变贷款,已获得100万元农业贷款用于购置先进农业机械设备,实现了见保即贷、见保即增。近期,国元农业保险黄山区支公司还将针对这100万元的农业机械设备开展精准承保工作,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全链条的风险保障,助力黄山区农业产业稳健前行。
“‘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政策为我们保险机构和银行机构搭建了坚实的合作桥梁,也让农民朋友获得了真真切切的帮助。目前,我们公司已经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多家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金融服务可覆盖全区所有村镇。”国元农业保险黄山区支公司负责人曹双胤介绍道。
强化“保险+科技”双向发力,提升金融服务精准度
焦村镇岭上村水田地边,一名保险工作人员正在用遥控装置操纵无人机飞到高空,对被投保的水稻区域进行精确拍摄,帮助完成测绘和定位,并实时传送到保险手机应用软件,快速完成了对空间位置采集工作。
黄山金融监管支局积极响应科技金融发展号召,有力促进保险机构强化科技应用,全面提升精准化服务。在首单育秧保险承保中,国元保险运用农险移动App完成30亩地块的精准测绘和数据采集,综合运用卫星遥感定位、无人机科技应用实现“四标四确”:标的位置确界、标的权属确真、标的数量确准、标的风险确评,有效化解传统农业保险中投保面积不实、道德风险较高等难题,为黄山市农业保险业务的精细化开展树立了典范。
黄山金融监管支局表示,将持续深化"农业保险+"改革,从3个方面发力:一是创新金融产品,开发特色农业保险和支农信贷产品;二是深化银保联动,探索拓展对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深度;三是强化科技支撑,基于安全、自愿原则对接标准化农村金融信息平台,实现农户融资信息共享、金融服务“一网通办”。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