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海西金融监管分局:切实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2024-11-27 16:37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作为基层金融监管部门,海西金融监管分局始终旗帜鲜明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政治机关建设,履行属地监管职责,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持续在深化改革上发力,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凝心聚力。

服务实体经济,做锐意进取的“奋斗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也强调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其高效发展离不开金融在资金融通、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支持。一是强化信贷支持,保障重点领域发展。海西金融监管分局立足辖内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实际,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引导辖内银行机构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贷款成本,依托科技赋能,加快推动金融产品线上化,积极组织“普惠金融推进月”“个体工商户服务月”等活动,为辖内银行机构进行融资对接活动搭建平台。发挥绿色金融力量,引导机构积极探索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创新发展的思路与途径,促成对全球最大容量液态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的信贷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大督导力度,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助力新能源企业发展,将绿色信贷资金侧重投向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农业开发及节能环保等项目,绿色信贷覆盖率为57.12%,较年初增长8.88个百分点。二是提供保险保障,切实优化金融服务。海西金融监管分局关注民生实事,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以增强保险保障能力为根本,发挥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加大对极端天气、疫病防控等特殊情况的保险支持力度,指导辖内保险公司靠前作为,推动全省首单布病补偿保险成功签发。加强汛期、雹期保险服务,督促保险机构快速查勘定损,做到合理预赔、应赔尽赔。展现保险社会责任担当,针对海西州格尔木市发生的一起有害气体致人死亡突发事件,迅速组织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展开排查,督促其快速启动核保程序,保障赔款全额赔付到位。加大环境污染责任险、安全生产责任险、农业保险等险种的承保力度,提升金融助力实体经济覆盖面。

防范化解风险,做敢于攻坚的“战斗者”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必须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在履行监管职能过程中强化统筹协调能力,宏观审慎监管,及时弥补短板,做到监管协调,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确保不发生重大金融风险。一是注重风险管控,营造良好金融环境。履行监管职责过程中,辖内部分企业出现因自身战略规划与实际运营能力不匹配,风险防控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贷款企业无法偿还银行贷款的案例,在化解风险隐患的过程中,存在民营企业风险处置难度较大等状况,一定程度上暴露出辖内机构项目准入评估机制不完善、对新兴行业市场风险把控不到位等问题,体现出当前风险化解工作的紧迫性与必要性。金融风险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等特点,需聚焦关键人、关键事、关键领域在发展中化解风险,增强风险监测前瞻性、预警性,助力机构提升自身风险识别能力,采取正确措施面对挑战。把好监管边界,切实提升风险识别能力,严格把控“去存量、控增量、防暴雷”要求,熟练运用1104系统、“睿思”大数据监管平台,落实“四早”机制,提升风险处置能力。二是强化协同联动,配合地方政府债务化解。海西金融监管分局准确把握稳妥处置存量隐性债务这一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重点,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对接地方债务化解工作。进一步细化和分解工作任务,压实辖内银行机构主体责任及分局监管责任,定期监测地方政府债务情况,针对风险情况分类施策,台账式管理,成功指导辖内机构核销化解两家国有融资平台企业和非融资平台企业经营性债务。联合地方政府部门成立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清收处置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清收处置专项行动,形成防范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重大风险的整体合力。三是传导监管震慑,长牙带刺严格执法。锚定强监管严监管导向,严格实施市场准入管理,高效执行各项监管法律法规,提升现场检查工作质效,切实展现现场检查“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责任担当。强化市场准入实质性审查,提高行政许可工作质效,保证办理行政许可事项不存在超期办理、增设审批环节和审批事项等情况。注重现场检查与行政处罚工作对接,牢固树立法治观念,保障处罚全流程管理,规范处罚裁量权行使,确保工作经得起检验。

坚持人民至上,做牢记使命的“信仰者”

金融领域必须响应号令,擦亮金融为民“底色”。一是权益保护突出实。海西金融监管分局牢固树立“为民监管”理念,紧盯人民群众在金融服务方面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以金融纠纷多元化解、金融政策多渠道宣传等为导向,充分运用“四级垂管”优势,构建大消保格局,不断提升消保工作质效。拓宽消费者投诉渠道,在海西州市政热线开通金融消费者投诉热线,健全金融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解决好消费者“急难愁盼”问题,主动对接消费者投诉,强化投诉督查,精准剔除无效投诉,提升工作质效。二是诉调对接突出准。注重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联合海西州中级人民法院搭建“一个州级调解中心+五个县市级调解工作站”,召开海西州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深化金融纠纷诉调对接合作,多维度多层次推进诉源治理,抓前端、治未病,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维度金融需求。注重纠纷早处理,聚焦金融消费者诉求,考虑多方因素,发挥线上调解平台高效便捷作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提升纠纷治理水平。充分发挥海西州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区“新市民服务专区”作用,传递金融温度,有力保障新市民群体金融服务质效。以实际行动补齐短板弱项,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高水平纠纷化解服务,提升金融消费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金融宣教突出快。搭建宣传平台,强化政策解读,丰富活动形式,聚焦“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及非法集资宣传月、平安海西建设月宣传活动等节点,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响应监管号召,充分利用普惠金融推进月、金融教育宣传月等时间节点,凝聚合力,组织开展“担当新使命 消保县域行”活动,推动金融教育直达基层群众,充分发挥县域金融力量,强化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防范电信诈骗、拒绝非法集资等金融知识,不断提升消费者金融安全意识,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任重道远,必须严格贯彻党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增强“四个意识”,胸怀“国之大者”;坚持问题导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面对复杂多变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风险防控任务,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敢于攻坚、善破难题;全面强化“五大监管”,做好新形势下金融监管工作,大力推进金融强国建设,抓好金融监管各项重点任务,力求在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将金融服务惠及每一位人民群众。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