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从河北银保监局获悉,该局指导全省农合机构以“金融+”战略合作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打造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体,与政府和同业联手共建村(社区)综合服务站,发挥普惠金融作用,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河北银保监局要求农合机构坚持“农”字定位,做好做强惠农文章。紧盯农合机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将考核要求细化到每一家机构、每一项指标。督促农合机构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和户数“两增”目标。2022年末,全省农合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450.79亿元,增速24.32%,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4.35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的户数14.43万户,较年初增加2.72万户,全省农合机构完成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监管目标。
在支持县域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全省农合机构“精准画像”农户信息,完成建档682万户,评定563万信用户,用信余额2173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204亿元;绿色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分别较年初增加130亿元和156亿元;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当年分别累放412亿元和223亿元,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积极贡献。
该局还鼓励农合机构在深耕传统贷款模式基础上加快探索创新,指导全省农合机构与省内各级政府、有关厅局和企业单位以“金融+”战略合作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打造了1820个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体,与政府和同业联手共建村(社区)综合服务站,为省内6731个行政村开立账户,选派优秀年轻骨干“驻乡包村”,担任农村金融服务专员。2022年末,全省62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余额4153亿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占全省银行业投放总量的68%。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