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上海密集出台金融惠企政策 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复市

2022-05-09 10:49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银保监局、上海证监局、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会同在沪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持续推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举措,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复市。

5月8日,上海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77场新闻发布会,相关政府机构围绕社会关注的金融支持疫情防控、企业纾困、复工复产等热点问题予以回应。

应贷尽贷

加大专项信贷扶持

疫情冲击下,在沪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面临的流动性困境备受关注。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党委委员、总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余文建披露,据不完全统计,自3月以来,上海市各金融机构共向731家抗疫物资保供企业、物流企业发放贷款335亿元,其中80%为信用贷款。向餐饮零售、旅游运输等受疫情影响的1万多家企业发放贷款723亿元。

针对部分企业和市民“增贷款”和“降成本”的诉求,上海银保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曹光群表示,该局要求辖内银行坚持做到应贷尽贷,对于有发展前景、信誉良好但暂时流动资金受困的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同时,鼓励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减费让利,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尤其是对小微企业和受疫情严重影响的人群,鼓励采取息费减免、保险赠送等方式,让市场主体切身感受金融让利。

针对部分企业和市民“还款难”“续贷难”的现状,上海银保监局要求辖内银行按照“零门槛申请、零费用办理、零周期续贷”原则,支持中小微企业无缝续贷,同时实施贷款延后还款行动,加大金融纾困力度。

此外,为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在已有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工具基础上,积极运用国家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1%提供激励资金等优惠政策,督促带动金融机构重点帮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上海中资商业银行通过无还本续贷、随借随还等方式,累计投放无缝续贷1992亿元,其中无还本续贷同比增长109%。上海市主要大中型中资银行普惠贷款余额超过6400亿元,同比增长30%。目前,上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约4.96%,为全国最低的地区之一。

急事急办

全力支持复工复产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上海各行业的复工复产正在有序推进。

为此,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于日前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金融机构加快对接复工复产“白名单”企业,运用好降准释放的长期资金。

“捷诺生物和海优威是上海首批666家复工复产‘白名单’中的重点科创企业,捷诺生物主要生产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海优威是光伏产业链核心原材料重点工业企业,面对复工复产中的资金需求,工商银行启动信贷审批快速响应机制,为上述两家企业各提供了5000万元专项流动资金贷款,有力保障了企业的复工复产。”余文建举例称,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正强化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积极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直达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科技开发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

上海银保监局将金融支持复工复产工作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任务。曹光群表示,该局出台了做好金融支持抗疫和复工复产工作的十五项惠民保企举措,同时建立复工复产纾困协调和监测机制,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并纳入年度考核。下一步,将根据上海市疫情防控情况,指导银行保险网点有序恢复营业,更好满足企业和市民的金融需求。

能保则保

鼓励开发普惠保障

疫情挑战之下,保险业在发挥扶危济困功能的同时,也显露出一些未被覆盖的风险敞口。这些保障缺口既是当前存在的问题,也是保险业发展的潜力和方向。

为进一步发挥保险“稳定器”和“减震器”作用,上海银保监局鼓励保险机构开发设计责任更广、价格更低、覆盖更全的普惠保险,并通过减费让利、延后保费缴纳时间、扩展新冠肺炎责任等方式,加强减负惠企,加大赔付力度,支持相关企业和人群渡过难关。

“针对部分企业和人群‘保障少’‘赔付难’的顾虑,要求能保则保能赔则赔。” 曹光群在会上表示。

据悉,本轮疫情期间,在沪保险公司在2700余款保险产品上拓展新冠责任,覆盖参保人数500余万人,目前涉疫保险赔付支出已超3400万元。例如,为全市医务工作者等特殊人群提供专属保险保障,保额超过1500亿元。

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管小军表示,上海金融业将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部署,按照企业复工复产复市的要求,落实好出台的各项举措,并根据企业的新情况、新需求,不断出台有针对性的举措,全力做好金融支持工作。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