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引长钱促长投”改革效果加快显现

2025-09-25 10:37
来源:金融时报

在去年9月2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要加快投资端改革,推动构建“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随后,为进一步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中国证监会印发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时值一揽子政策发布一周年之际,在今年9月22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资本市场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成绩单也随之浮出水面。吴清介绍,截至今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

公募基金降费改革全面落地

《指导意见》提出,要稳步降低公募基金行业综合费率。对于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一年来的成就,吴清在9月22日的发布会上表示,投资端改革实现重大突破,三阶段降费改革全面落地。

今年9月5日,中国证监会对《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进行了修订,并更名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其中,大幅降低销售端费用并优化了赎回费制度安排,以近3年平均数据测算,第三阶段基金销售费用改革将整体降费约300亿元,降幅约为34%。

自2023年7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后,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按照“基金管理人—证券公司—基金销售机构”的实施路径,分为三阶段推进。此次销售端的降费规则出台意味着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第三阶段开始启动。

第一阶段,主要降低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产品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第二阶段,主要调降基金股票交易佣金费率,降低基金管理人证券交易佣金分配比例上限;第三阶段,主要调降认申购费等销售环节费率,每年为投资者让利约300亿元。据中国证监会预计,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三个阶段累计每年为投资者让利约510亿元,超额完成了降费目标,显著降低了投资者投资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公募基金在资本市场上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公募基金规模年内屡创新高,在8月底站上了35万亿元大关。中国证监会表示,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的平稳落地,标志着我国公募基金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此次修订是分阶段推进费率改革的最后关键一步,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顺利进入收官阶段,基金行业向高质量发展又迈出坚实一步。

中长期资金发挥压舱石作用

中长期资金投资运作专业化程度高、稳定性强,对于克服市场短期波动、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压舱石”作用有着重要意义。一年来,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又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在9月22日的发布会上,吴清介绍,中央金融办会同中国证监会和相关部门出台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方案,着力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入市的痛点堵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至全国等重要举措相继落地,“引长钱、促长投”的改革效果加快显现。截至今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对比来看,截至2024年8月底,权益类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各类养老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接近15万亿元。也就是说,一年来,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增加6.4万亿元,同比增长42.7%。

《指导意见》提出,要建立ETF指数基金快速审批通道,持续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和占比。作为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重要通道,ETF的规模在今年8月突破了5万亿元大关。此外,ETF的发展不仅体现在规模上,今年以来,首批新型浮动管理费率基金、首批基准做市信用债ETF、首批科创综指ETF、首批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等创新产品相继发行,更好地适配了居民差异化投资需求,为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中央汇金首次明确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通过大规模增持ETF有力提振市场信心。数据显示,2024年,中央汇金合计持有股票型ETF的规模为5839亿元;2024年末持有规模为1.04万亿元;2025年6月末,中央汇金持仓ETF总市值升至1.28万亿元,占同期股票ETF规模近三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