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板逾5年的科创板再度迎来一个里程碑。2025年1月8日,上交所和中证指数公司正式发布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以下简称“科创综指”)。1月13日,证监会官网显示,首批跟踪科创综指的ETF“闪电”上报;1月22日,上述产品正式获批。包括华夏基金在内的12家基金公司获批的etf产品均定于2月17日起发行。A股投资者将迎来更全面布局科创板的指数化投资工具。
资料显示,科创综指选取符合条件的全部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科创板市场包括分红收益的整体表现,是具有高市值覆盖度、反映科创板整体走势的基准指数,兼具代表性和可投资性,与现有科创板规模指数形成互补,为市场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表征工具。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0日,科创综指最新纳入的样本股567只,其市值覆盖率接近97%,几乎涵盖了科创板的全貌。
从行业分布看,科创综指不仅覆盖了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传统行业,更新纳入了环保、有色金属、农林牧渔等行业,几乎涉及了科创板的主要行业领域。截至2月10日,按申万一级行业,科创综指前三大行业分别为电子(43.9%)、医药生物(15.1%)和电力设备(9.7%)。其前十大成份股合计权重23.3%,囊括了海光信息、寒武纪、中芯国际、金山办公、传音控股、联影医疗等一众半导体、计算机、电子及医疗行业的科创龙头公司,分布较为均衡。
从市值分布角度来看,科创综指成份股市值大多数分布在200亿元以下,而科创板本身囊括了许多高成长潜力的硬科技企业,有显著的成长性。值一提的是,这些企业大多属于新质生产力的范畴,是国家支持的战略新兴行业。因此,在“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的基调下,预计科创综指的总市值仍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华夏基金表示,设立于2019年的科创板,5年多来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功能,持续打造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对支持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创新发挥重要作用。截至2025年2月10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已达585家,总市值近6.7万亿元。往后看,随着注册制在未来进一步完善和推行,相信科创板的整体上市公司数量和板块规模将进一步增长和扩大。科创综指的定位也能让其更快速地吸纳上市新标的,更利于投资者捕捉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下的机遇。
市场人士表示,随着首批科创综指ET的获批发行,不仅进一步完善了科创板ETF细分产品线,同时也为投资者布局科创板的差异化需求提供了新的优质工具。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