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多地长护险试点创新服务模式

2025-08-28 10:19
来源:金融时报

近日,全国医疗保障工作年中座谈会在陕西西安召开。会议提出,面对新形势,医保要有所为、有所备、有所应。在部署具体工作方面,其中之一便是“全面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具体而言,合理规划配置定点长护服务机构,支持引导基层医疗机构提供长期护理服务,鼓励商保机构开发保障功能相衔接的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推进长期照护师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引导长期护理服务下沉,提升居家、社区照护服务的可及性和可适性。

从试点到全面实施,长护险走过了近十年的探索之路。其中,保险公司以专业力量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长护险的便捷性与精准度。

主动上门寻人

纾解家庭照护之困

在重庆,年近80岁的朱老师生活突遇变故,妻子和女儿均因脑梗卧床。无奈之下,老人独自扛起了重担。阳光人寿巴南区长护险工作人员王丹的一次日常走访,为这个家庭带来转机。

在龙湖春江社区里,邻居闲谈间无意的一句“朱老师很久没下楼遛弯了”,被王丹敏锐地捕捉到。寻至门前,老人却因变故抗拒外界。门外,王丹反复耐心地解释政策道:“朱老师,我们是巴南区长护险的,来看看您需要什么帮助?”

一遍遍地解释政策、传递关切,真诚的话语终于叩开了紧闭的家门。王丹带领巴南区长护险的工作人员主动化身“临时儿女”,揽下代办手续事宜,为朱老师妻女整理材料,提交长护险申请。很快,专业护理员便登门服务。服务每月不少于6次,费用由长护险支付。朱老师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了,他说:“之前天像塌了,现在有了帮手,这政策是救命稻草啊!”

“长护险的意义在于落实,更在于切实纾解家庭照护之困。”阳光人寿巴南区长护险服务团队负责人表示。

朱老师的经历并非个例。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约有3500万名失能老年人,占全体老年人的11.6%。这些老人中,大部分需要长护险工作人员主动叩响他们的家门。“正是早一步的温暖抵达,让政策的臂膀有力托举起需要帮助的家庭。”上述负责人表示。

建立监管平台

确保护理服务真实规范

在山东临沂,为了保障服务的质量,当地长护险承办机构中国人寿寿险临沭县支公司建立了长护险智能监管平台,并健全完善了全县长护险享受待遇人员信息库。

据悉,该监管平台可以通过手机App,让各定点长护机构护理人员开展护理服务时,将服务过程、服务事项清单及近亲属真实服务评价录音等服务轨迹上传平台,实时记录护理服务全过程。承办机构可随时调取平台信息,查看长护定点机构开展的护理服务项目、护理内容、时长、频次等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有效杜绝了弄虚作假。同时,结合平台护理服务信息,承办机构开展实地抽查,确保长护险护理服务质量。

“每次医护人员上门服务,都需要在这个平台上传服务的项目和服务时的照片,以确保该服务的真实性和规范性。”中国人寿寿险临沭县支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医护人员服务完成后,享受长护险人员的家属也会在平台上再次对服务进行确认。最后,公司会对服务进行回访和审核,保证服务质量。

在临沭县曹庄镇朱村失能村民王济生家里,镇卫生院医生毛广超和护士赵丹妮上门为王济生检查身体,顺便为他翻身。

64岁的王济生因脑出血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妻子独自照护力不从心,经济上的压力也不小。自从去年7月参加长护险以后,家庭的压力减轻了不少,生活质量也大有改善。“大夫一周来一次,测量各项身体指标,告诉我注意事项,帮助我照顾老王,比我一人照顾强太多了。”王济生的妻子说。

毛广超告诉记者,按照要求,上门服务每次不能少于30分钟,每个月4次。目前,全镇有近80位失能人员,自从启动长护险制度以来,镇卫生院专门建立了医护团队来服务这些失能人员。

据悉,为了杜绝弄虚作假现象,中国人寿在临沭县每个村都有常驻人员,核查申报人员和相关服务的真实性。数据显示,通过面访、视频回访、电话回访等形式抽访回访和专项稽核,发现不符合要求人员7人,取消其长护险待遇。自2023年7月启动长护险试点以来,因身体状况恢复、死亡等原因不再享受待遇人员共计389人。长护险智能监管平台的建立和完善,不仅为失能人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也为长护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