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记者观察:探索“气象+保险”

2025-06-04 09:52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今年4月,一场历史罕见的极端大风天气席卷北京,财险机构受理各险种报案超千件,估损超千万元;5月,北京市局地突降冰雹,各险种报案超4万件,估损3亿元……应对极端天气等意外已成为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紧迫课题。

近年来,气候保险产品体系不断丰富完善。例如,天气指数保险逐步从种植业粮食作物扩展到经济作物,畜牧业、渔业对天气指数保险的需求日益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天气指数保险产品已有上百款,且呈持续增长趋势。

政策方面,金融与气象协同创新不断深化。2024年12月,中国气象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气象协同联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深化保险业气象服务,加强气象保险产品创新,进一步发挥气象在地方优势作物、大宗粮棉油作物等保险产品研发、定价、赔付中的作用。2025年4月,中国气象局党组出台指导意见,明确推动农业保险纳入地方政策性保险目录,研发气象指数保险和期货衍生品。

然而,气象服务与农业保险的融合还处于探索阶段,仍面临不少挑战。在数据流通方面,气象部门和保险机构之间难以充分利用彼此的数据资源;在产品创新方面,现有的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种类有限,难以满足多样化的农业生产需求;在风险减量服务方面,缺乏有效的协同合作模式,气象部门预警信息与保险公司防灾减灾措施尚需更加高效对接。

天气指数保险产品设计受限于政策性农业保险方案,新型特色保险品种通常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同时,农户对天气指数保险产品的理解能力有待进一步引导和提升。因此,天气指数保险宣传推广工作任重道远。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