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世界金融论坛高级研究员 宗良
“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和“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向全球展示了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心。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在“走出去”和“请进来”双向都取得了较大成绩。目前中资银行的海外资产规模达到10多万亿元人民币,分支机构数目为1200余家,涉足60余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也呈现稳定发展态势。“十四五”期间,中国银行业将继续推进双向开放,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高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作为银行业双向开放的核心目标
中国银行业的双向开放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中资银行业开展海外投资,要“走出去”;二是引导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即“请进来”。无论“走出去”还是“请进来”,都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方向。
一是构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高效市场。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的活力。
信贷市场是我国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但过高的融资成本和信贷配给制约了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银行业进一步开放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开设分行的壁垒将大幅降低,将加强银行业的竞争,进而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二是构建服务于“双循环”建设的银行业体系。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贸易摩擦的影响,未来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将进一步收窄,中国企业的境外经营将受到更大阻力。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银行业的双向开放既要能支持国外大循环,支持构建新型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体系,又能服务于国内大循环,帮助相关企业在国内建设完整的供应链体系。
三是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全球提供新的货币选择。中国银行业双向开放要进一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中资银行在境外建立分支机构,将有利于人民币在境外贸易结算中的使用,这将逐渐在海外形成人民币的结算和支付中心,提高人民币的使用频率和范围,提升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地位。
中国银行业在双向开放中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助力
中资银行的对外投资对于被投资国家和中国自身都具有深远影响。一方面,中资银行的对外投资将给“一带一路”沿线的新兴经济体带来资本,帮助相关国家提升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另一方面,中资银行的海外投资将便利中资企业的境外投资和贸易融资,构建全球化可替代的贸易网络,间接促进“国外大循环”的顺利运行。并且中资银行的海外投资将有利于树立自身的国际品牌和国际形象。
未来,中资银行在开展海外投资时应重视:一是优化中资银行境外的结构布局。应考虑逐步将银行境外业务向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转移,加强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分布,分散中资银行境外经营的业务风险。二是调整海外员工结构,目前中资银行的海外员工结构仍然以境外华人为主,难以打开当地本土市场。三是提升中资银行境外经营的服务质量,目前中资银行对外经营的业务种类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客户需求。积极发展交易银行业务,利用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帮助企业降低贸易融资成本,提升服务水平。
中国市场将为中外资银行提供巨大机会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将给全球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崭新的机遇。一是随着中国经济迅速从新冠肺炎疫情中恢复,中国企业的融资需求为大型跨国银行创造了巨大市场;二是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新的营商环境的形成,中国银行业的监管规则和做法将逐渐完善。中国银行业的双向开放亦将为相关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有利于引入境外的银行资本,支持中国的“内部大循环”建设,促进中国的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为中国的高科技行业、养老消费行业提供资金支持。
双向开放将促进金融监管和金融行业的变革:一是促进中国金融监管方式由之前的机构监管转向功能监管,以应对境外金融机构进入后所带来的风险,同时防止金融风险在不同的金融机构之间蔓延,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二是改善中资银行的公司治理,境外资本将为中资银行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三是在“请进来”的过程中,中国银行业和监管机构都需要做出相应调整。
双向开放对中外资银行竞争与合作的影响
双向开放后,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将趋于加强,这将对利率市场化、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和银行业的盈利水平产生一定影响。一是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有利于提升信贷的供给规模,加强贷款市场的竞争,促进利率市场化的真正形成。二是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拓宽融资渠道。外资投资限制取消后,外资银行更倾向于投资中小股份行甚至是城商和农商行。三是双向开放后可能进一步降低银行业的利润空间。双向开放后,外资银行将与中资银行在市场、客户和人才等方面展开竞争。外资银行凭借其在现金管理、交易和高净值理财方面的优势,抢占内资银行的传统利润来源。这将迫使内资银行引入境外资本并学习境外的先进管理经营经验,并向内挖潜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不过,也要注意从另一视角看待竞争。良性竞争将促使银行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同时应该看到,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一带一路”沿线市场也比较广阔,中外资银行有竞争,但更应看到巨大的合作机会。中外资银行各有优势和劣势,比如外资银行将丰富中国信贷市场上的金融产品,带来新的理念、业态和模式。我们期待未来银行业双向开放呈现新的格局,有力支持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全球化进程。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