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是我省发展历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这是贵州省省长谌贻琴在刚刚结束的贵州省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时的“开场白”。自党的十九大以来,贵州省经济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实现了质量和速度在全国的排位双前移的突破。
数据资料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8%;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48.6%;新经济、绿色经济、民营经济占比分别达到19%、40%和55%……在《报告》中,这一个个充满份量的数据,振奋人心,鼓舞士气。
审视去年贵州省的发展情况可以发现,其在“高质量”“高科技”“新动能”等方面的成绩可谓亮眼。贵州省取得如此明显的成效,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2018年,贵州省围绕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双千工程”和“万企融合”项目,加快推进“十百千万计划”,让全省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迈出关键步伐,全省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了70.6%。
坚持调优结构加快转型,全方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贵州省全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为企业降低成本500多亿元,关闭煤矿74处、压减产能1038万吨;建成两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发展的主要规则。贵州省在去年斥巨资补齐短板,夯实基础,多渠道扩大有效投资。据统计,该省重大工程项目投资完成9512亿元,产业投资增长10%。
此外,在2018年,苹果公司中国数据中心项目奠基仪式在贵州举行,让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此。作为我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这项整体高达10亿美元的项目奠基犹如投资“风向标”,更多的互联网企业将在该省“安家”。在奠基仪式结束的第二天,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如约而至。据统计,在整个数博会期间,贵州省收获颇多,共成功签约项目199个,金额达352亿元。如此亮眼的成绩也让贵州省再一次站在发展大数据“潮头”之上。
对贵州省来说,走“高质量”路线就是走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高质量”要落到实体经济上,重点就是打造大型工业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具体而言,就是要继续在“新”上做文章。2019年,贵州省的发展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6.8%、9.5%和10%;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0%左右,新经济、绿色经济、制造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提高到20%、42%和25%左右。如此宏大的目标,充满挑战。为此,谌贻琴在《报告》中用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强调:加快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
此外,“大数据经济”作为目前发展的“主力军”,贵州省也是相当重视。《报告》提到,深度推进大数据融合发展,推动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据数据显示,近年来,“大数据经济”为省会贵阳注入了强大动能,该市经济增速连续5年位居中国省会城市第一,也间接为贵州省的经济发展付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同时,大数据还让贵阳市备受海内外投资者的亲睐,而贵阳也利用大数据着力打造中国“最优”营商环境。2018年7月,贵阳获评2018年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十佳城市称号。
民营经济的优劣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而民间投资是民营经济的“晴雨表”。去年,贵州省民间投资增长13.8%,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10.9%,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民营经济快速强劲发展。为了更好地维持“亲民”状态,贵州省在2019年将继续大力支持民营经济,争取民营经济占比提高到57%左右;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让民营企业家倍受尊重,让民营经济倍加壮大,让民营企业家的“担心”变成“放心”“舒心”。
“继续领先”“连战连捷”“明显提升”……这些出现于报告里的“贺词”以及发展计划,再次展现了顽强的“贵州精神”,展示了拼搏奋进、不畏艰险的“贵州力量”,可以预见,贵州“黔”进的道路将更加顺畅。(朱立轩)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